外陰瘙癢在婦科臨床上極為常見,病變部位大多為陰蒂和小陰唇周圍,亦可延及大陰唇、會陰或肛門周圍,絕大多數為陣發性,少數表現為持續性,一般晝輕夜重,月經期間加劇。嚴格來講,外陰瘙癢并不是獨立的疾病,它只是女性罹患某種疾病后所出現的一種癥狀。因此,當女性自覺外陰瘙癢時一定要細查病因,千萬不可擅自用藥,以免耽誤治療。那么,有哪些疾病可使女性出現外陰瘙癢的癥狀呢?
1.子宮頸炎
子宮頸腺體分支復雜,局部皺褶多,如果因手術、性交、分娩或流產等因素而受到損傷,病菌便會乘虛而入,導致局部感染,從而使患者出現外陰瘙癢的癥狀。此外,該病患者還會伴有陰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或膿狀,色白、黃或因出血而發紅,且有體溫升高、下腹部脹痛等癥狀。
2.霉菌性陰道炎
孕婦或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療的女性,由于體內的雌激素增多,致使陰道內的酸度升高,引起白色念珠菌滋生繁殖而導致霉菌性陰道炎。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的女性,亦可使陰道內的菌群失調,即微生物之間的相互抑制關系改變,從而引發霉菌性陰道炎。該病患者的主要癥狀是外陰瘙癢,陰道分泌物為白色豆渣樣。嚴重者還會伴有小便疼痛、便次增多及性交疼痛等癥狀。
3.滴蟲性陰道炎
滴蟲性陰道炎是陰道滴蟲寄生在陰道內引起感染所致,常因性交和使用被滴蟲污染的浴巾等途徑傳播。陰道感染滴蟲后,分泌物會增多,呈乳白色或黃色泡沫狀,有時為血性或膿性,伴有外陰刺癢夾有魚腥味,且有灼熱感或疼痛感。若并發尿路感染,患者可出現尿痛、尿頻,甚至血尿。有的患者還會伴有腰痛和下腹疼痛等癥狀。
4.外陰白斑癥
該病是癌前病變性質的一種外陰營養障礙性疾病,患者的主要表現為外陰奇癢,局部皮膚增厚、粗糙、干燥、發白,且多失去彈性,嚴重時可發生皸裂和疼痛。
5.陰虱病
女性感染了陰虱,主要可表現為陰部奇癢。當陰虱用鉤爪牢牢地抓住陰毛,貼附于皮膚的表面,叮咬皮膚并釋放毒素時,就會引起瘙癢及炎癥反應。此外,陰虱還可傳播斑疹傷寒和虱性回歸熱等疾病。
6.尖銳濕疣
尖銳濕疣的病原體為乳頭瘤病毒,大多由不潔性交感染所致。女性的外陰部位比較潮濕,便于尖銳濕疣的生長。該病患者的主要表現為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病變常延及陰蒂、陰唇、陰道、子宮頸和肛門周圍。濕疣可呈現毛刺狀、疣狀、穗狀或菜花狀,有時還會融合成較大的團塊。
7.生殖器皰疹
生殖器皰疹是由皰疹病毒感染所致。性生活亂是該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該病患者在病發的初期可表現為外陰部有燒灼感,然后在紅斑的基礎上很快會出現成群的小丘疹,奇癢難忍。之后小丘疹會逐步變為小水皰,3~5天后變成膿皰,膿皰破潰后形成大片的糜爛或潰瘍面,且伴有疼痛。此外,這類患者還經常伴有頭痛不適、頸項強直、排尿困難及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癥狀。
8.糖尿病
女性糖尿病患者大多會出現難以忍受的外陰瘙癢癥狀。這是因為血糖含量升高,會導致陰道內的糖元增多、酸度升高,加之局部皮膚黏膜組織的抵抗力下降,給多種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感染創造了條件,因而容易發生劇烈的瘙癢。女性糖尿病患者平時若不注意清潔陰部,則更容易招致感染而使瘙癢加重。
9.外陰癌
外陰癌患者多數都長期存在外陰瘙癢的癥狀,同時外陰局部會出現丘疹、結節或小潰瘍。有些這類患者還可伴有外陰白斑。因此,久治不愈的外陰瘙癢患者要及時就診,通過檢查仍不能排除患有外陰癌者,要及時取病灶部位的活組織做檢查,以盡早明確診斷。
此外,處于更年期的女性也經常會出現外陰瘙癢的癥狀,瘙癢的部位大多為陰蒂和小陰唇內外側,嚴重時可波及整個會陰部、大陰唇以至肛門周圍。瘙癢常常為突然發作且呈陣發性,稍過一段時間又可減輕或消失。穿緊身內褲或化纖內褲、吃刺激性食物以及外陰不潔等,均會刺激外陰,使瘙癢的癥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