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咽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第一道防線,許多免疫細胞都“駐扎”于此,擔負著抵御外部病菌入侵的任務,而且它還是炎性細胞和淋巴組織的“聚集地”,感覺神經末梢十分豐富。因此,咽部特別敏感,稍微接觸外部的刺激就會產生反應。另外,咽部還是人體與外界溝通的“橋梁”,是呼吸、進食的必經通道,受到的外部刺激比較多。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容易使咽部成為炎癥暴發的“重災區”。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不管是患有急性咽炎還是慢性咽炎,只要用上具有潤喉功效的含片,咽部的不適感就會有所減輕。大多數潤喉含片都添加了糖、色素等成分,從色香味上很容易被人接受,以致個別人沒病時常把它當糖吃,有病時便隨意地吃。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潤喉含片也是一種藥物,患者在使用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使用潤喉含片要謹遵醫囑
中藥潤喉含片多含有清熱解毒、生津潤喉的藥物成分,比如銀黃含片、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含片等;西藥潤喉含片多含有殺菌消炎、清涼收斂、稀化痰液的藥物成分,比如華素片、杜米芬片、薄荷含片、溶菌酶含片等。這些含片內的主要成分是藥而不是糖,在使用時應該謹遵醫囑或參照藥物說明書中的規定。
口腔內共有6個大唾液腺和無數個的小唾液腺。它們不停地向口腔咽部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天然的溶菌酶,這種酶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也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情況下,進行口腔及咽部手術時,即使沒有嚴格消毒也不影響傷口的愈合。獸類用舌頭舔身體上的傷口,也是因為口腔內的唾液有殺毒療傷的作用。但如果長期使用潤喉含片來預防口腔和咽部疾病,就可能會抑制自身溶菌酶的產生,從而導致局部免疫功能低下、食欲減退及出現口腔黏膜潰瘍等不良反應。
二.不能把潤喉含片當成口服藥片或咀嚼藥片
使用潤喉含片的主要目的是使藥物在口腔局部發揮持久的藥效,因此應將潤喉含片夾在舌底、齦頰溝或近患處,待其自然溶化和分解。大多數潤喉含片的用法都是每次含服1~2片,每天至少含服4次,急癥患者可每2小時含服1次。如果把含片當成口服藥吞服或匆忙將其嚼碎,就會使其失去在口腔局部產生持久藥效的作用。
三.防止潤喉含片在咽喉梗阻
為防止潤喉含片在咽喉梗阻,5歲以下的幼兒在使用潤喉含片時,最好選用圈式中空的含片,這樣即使其嗆入氣管也不會導致患者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