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在杭州任刺史時,與三臺山寺廟中的一位老和尚交情很深。有一次,蘇東坡到寺中與老和尚探討詩歌,一直談到深夜才回家。當時已是初秋天氣,夜涼如水,蘇東坡在回家的途中受了風寒,第二天就出現了頭痛、鼻塞的癥狀,非常難受。老和尚聽說蘇東坡生病后,托人帶來一包藥材,讓他煎湯服用。蘇軾服用此藥后,病情霍然而愈。數日后,他帶了禮物上山去感謝老和尚,并向其請教自己服的是什么“靈藥”。
原來,蘇東坡所服的藥物叫白芷,又叫杭白芷、香白芷,是一種有芳香氣味的杭州特產藥材。中醫認為,白芷味辛、性溫,可入肺經、胃經,具有祛風解表、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宣通鼻竅的功效。《本草綱目》中說,白芷可“治鼻淵、鼻衄,齒痛,眉棱骨痛。長肌膚,潤澤顏色。”《本草求真》中說,白芷“氣溫力厚,通竅行表,為足陽明經祛風濕主藥,故能治陽明一切頭面諸疾”。藥理學研究證明,白芷具有解熱抗炎、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可有效地治療頭痛、牙痛、眉棱骨痛等各種疼痛。下面就介紹幾則可治療頭痛的以白芷為主藥的藥膳方:
1.紅花白芷粥
取紅花5克,白芷10克,大米100克。將紅花、白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浸泡5~10分鐘,用小火煎煮30分鐘后去渣取汁。將大米入鍋加此藥汁煮成稠粥即成,可每日服1~2劑,連續用藥2~3天為1個療程。此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適合神經性頭痛患者使用。
2.白芷羊肉湯
取白芷20克,羊肉500克,芫荽、生姜、食鹽各適量。將羊肉洗凈、切成小塊,與白芷一起放入砂鍋內加適量的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燉煮2個小時,調入芫荽、生姜、食鹽即成,可每日服1劑,分早晚2次服下。此方具有疏風散寒、溫中補虛的功效,適合因受寒而導致頭痛的患者使用。
3.川芎白芷粥
取川芎、白芷各10克,大米100克。將川芎、白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浸泡5~10分鐘,用小火煎煮30分鐘后去渣取汁。將大米入鍋加此藥汁煮成稠粥即成,可每日服1~2劑,連續用藥5~7天為1個療程。此方具有祛風解表、活血化瘀的功效,適合有頭痛癥狀的鼻炎患者及神經性頭痛患者使用。
4.白芷魚頭湯
取白芷30克,鯉魚頭1個,豆腐、冬筍片、香菇、大蒜及食鹽各適量。將鯉魚頭洗凈,剖開,用醬油浸泡5分鐘。在鍋中放油燒熱后,將鯉魚頭入鍋煎至兩面均呈黃色,加入適量的溫水用大火煮沸,調入白芷、豆腐、筍片、香菇和大蒜煮至鯉魚頭熟透后,調入食鹽即成,可隨意服用。此方具有祛風解表、宣通鼻竅的功效,適合有鼻塞、喉癢、咳嗽、四肢酸楚、脈浮等風寒襲表癥狀的頭痛患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