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學前教育投入長效機制
廣西財政圍繞推進學前教育普及化的目標,堅持“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為主線,逐步建立起學前教育財政投入長效機制。2011年至2013年,廣西累計籌措學前教育專項資金40.18億元,用于支持新建、改建幼兒園和在農村小學或教學點增設附屬幼兒園,扶持民辦幼兒園、城市幼兒園建設和發展,進一步擴大學前教育規模,并對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設立的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殘疾兒童給予資助。
經過3年集中投入,目前全區大部分鄉鎮已經或正在建設1所獨立設置的公辦中心幼兒園,縣、鄉、村三級學前教育網絡已基本建成,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本級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全面啟動
從4月1日起,邵陽市本級全面推行預算執行動態監控。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系統可以全面跟蹤市本級預算單位財政資金支付情況、代理銀行代理國庫集中支付業務情況等,形成事前事中有效控制、事后跟蹤問效的資金支付使用監控模式,進一步增強預算執行透明度,提高財政資金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
對各環節反映出的信息進行判斷、核實、處理,最大限度保證財政資金安全。
打造經濟“升級版”
一是積極轉變財政支持發展方式。2013年,市級財政拿出2億多元設立了戰略性支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節能減排等專項扶持資金。
二是積極支持發揮“創新驅動”倍增效應,加大“科技人才”專項資金投入。
三是多策并舉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支持企業擴大直接融資規模,落實好各項減免稅和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
四是奮力搶抓機遇政策,增強財政資金對經濟的引導支撐作用。
提升中央專項資金審核質量
為扎實做好城市棚戶區改造專項資金審核工作,加強民生資金監管,江蘇專員辦重點從四個方面開展審核工作。
一是有重點,分步驟組織實施。江蘇專員辦聯合江蘇省住建廳、財政廳共同布置申報工作,分兩個階段開展資金核查工作。二是全程掌握審核動態。向各市、縣明確今年申報審核工作要求,安排人員在各市、縣申報時介入審核;根據非現場審核掌握的情況,選擇現場審核重點地區重點抽查;政策問題及時向財政部相關業務司局請示。三是加強協作,提高審核工作成效。江蘇專員辦提前與省住建廳、財政廳協調研究,聯合發文全面布置審核工作,提高審核工作效率。四是準確把握政策精神,全面提高審核質量。堅持不重復申報原則、嚴格執行禁止性規定原則、一貫性原則、拆遷協議為準原則。
加大對革命老區扶貧力度
武漢市財政局會同市農業局制定了《市財政局關于支持我市革命老區村級公共服務和化解公益性債務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大對革命老區公共財政扶貧力度。
一是設立市級革命老區村級公共事務專項資金,專門用于革命老區村級公共服務支出和化解往年因村級公益性服務形成的債務。二是支持革命老區村級公共事務發展。三是強化革命老區扶貧資金管理。
《指導意見》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原則,實行先建立制度后分配資金、先規范后運作的辦法,通過強化組織領導、規范資金使用申報審批程序、開展審計監督等措施,為加強扶貧開發資金管理提供切實可行的制度保障。
打造“廈門特色”
近年來,廈門市財政局在財政改革和管理方面落實規劃、創新機制、強化調控,努力做到先行先試,推進改革。
一是率先實現國庫支付電子化,在有效保障資金支付安全的同時,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二是創新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在交警罰沒收繳管理系統基礎上,開發上線非稅收入收繳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多渠道便民繳費。三是率先實施大宗貨物采購,實現了采購、倉儲、配送一體化的服務管理模式。四是推行公共資源市場配置。五是建成立體化財政監管體系,把財政監督融入到預算收支的各個環節。六是完善支出績效評價體系。七是嚴格規范結余資金管理。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突破
為確保2014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順利進行,高安市重點在以下方面求突破:
一是繼續發揮聯動機制,進一步拓寬參保面。二是做好社保卡發放工作。農保局啟動新一輪社會保險參保數據整理工作,確保參保數據的準確性。三是強化稽核機制,進一步確保基金安全。內控內審小組堅持每季度審查,確保各項業務工作。將重點對待遇領取人員的生存狀態進行調查,防止虛報、瞞報的情況發生。四是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進一步開展政策宣傳工作,從根源上轉變群眾的參保觀念。
推進綜合財政監管
一是強化信息采集,明確工作方向。建立并完善臺賬信息,做好做實非現場監管,根據分析結果科學選點開展現場監管。
二是強化日常審核,做實現場監管。結合國稅“三代”手續費審核,對被抽查單位的銀行賬戶資料、財務管理相關情況進行核查。
三是強化服務理念,加強溝通聯系。定期召開駐渝中央預算基層單位座談會,舉辦綜合財政監管業務培訓班。
四是強化成果利用,提升監管效力。及時梳理和歸類數據分析結果,加強整改效果追蹤。
推進精細理財
一是堅持做大規模的思路,加強與國稅等部門的協調配合。
二是堅持做強重點的思路,保障大縣城建設工程、生態移民建設工程、農田水利和生態環境建設等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
三是堅持做優產業的思路,運用項目補助、財政貼息、以獎代補等方式推動農林牧業提速增效。
四是堅持做實民生的思路,確保教育事業、衛生計生事業、社會保障事業等民生事業協調發展。
五是堅持做細管理的思路,著力提升財政法制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