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霞
養老保險全稱為社會養老保險,是指由社會統籌基金支付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保險屬于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因此,在新型城鎮化建設當中,國家也需要根據當前社會形勢與社會制度的改變,對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和服務進行一定的改革,從而保證養老保險更加符合當前社會發展形勢,為城鄉居民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
一、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整合的優勢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推行,城鄉養老保險制度也在不斷完善,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做好對城鄉養老保險制度以及服務的整合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內部優勢。2013年以來,我國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將城鄉養老保險制度與服務進行整合,能夠使養老保險制度更加公平,同時覆蓋面也會更加廣泛。部分發達省市先行先試普及了城鄉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和服務,將資金結構、管理規劃、人員安排等進行統一規劃和管理,進一步加強了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的整合與普及,從而使養老保險制度更加完善,減少了養老保險公眾心理預期成本和經濟成本,運行風險大大降低。其二,外部優勢。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家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做好城鄉養老保險制度以及服務的整合能夠推行城鄉一體化發展,緩解城鄉養老保險群體分立、制度分割的矛盾,從而建立全國統一的養老保險供給制度,達成生態供給,保證養老保險有效推行。
二、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整合的策略
(一)合理選擇整合策略模式
在城鄉規劃和城鎮化建設當中,做好城鄉養老保險是保證城市化發展的關鍵。想要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進行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的整合,還需要合理的選擇整合策略。首先,需要消除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中的“碎片化”。在傳統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中,存在制度分割、群體分立的現象,因此,為了促進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整合,相關部門還需要摒棄傳統“二元化”的戶籍制度與城鄉二元部門,改變當前城鄉養老保險各自為政的現象,對城鄉養老保險制度與服務進行梳理、歸類與整合,從而保證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一體化。當前,可供選擇的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主要包括三種,即“社會保障三維體系說”、“社會保障統一說”、“社會保障基礎整合理論”,由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社會制定,選擇的制度和服務模式也不相同,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充分了解當前中國國情與社會情況,結合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經濟發展水平、文化發展水平等進行有效選擇,保證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模式具備中國特色,更加符合當地實情和發展實情。此外,中國地域廣泛,各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均存在非常大的差異,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應該充分明確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整合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共享、公平”的原則之下,由各地政府牽頭,將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整合工作逐漸推行下去,從而保證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整合效果。一般情況下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整合路徑主要包括長期整合、中期整合和短期整合三個部分,其中,長期整合為實現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的一體化,中期整合為實現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與服務的銜接,短期整合為遵循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實現制度整合與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綜上,在城鄉養老保險制度與服務整合當中,需要充分遵循適中、公平、機會均等原則,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養老保險服務。
(二)合理選擇整合路徑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推行,當前我國各地已經開始普及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整合與統一,在這個過程中,各地區推進的主要差別體現在待遇、繳費和管理主體方面,因此合理選擇整合路徑十分關鍵。一般情況下,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的整合主要分為城鎮職工與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模式的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統一、養老保險體系的完善等方面。相關部門應該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定制相應的養老保險制度,然后根據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整合階段推進養老保險服務,最終實現城鄉養老保險制度與服務的統一,形成完善、系統的制度與服務體系,有效實現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整合。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做好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整合是完善養老保險的重要手段,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充分明確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整合的優勢,然后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整合模式與整合路徑,從而保證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整合工作的推行,為人們提供更多的養老保障。(作者單位:林西縣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