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用文寫作是高職院校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由于傳統教學方法的不當,使得這門課程教學無趣且低效。本文初步分析了案例教學法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必要性,具體闡述了精心選擇和設計案例、展示和分析案例等實施案例教學的五個具體環節及案例教學應注意的問題,以探討案例教學法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案例教學法""實施環節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3-0011-02
應用文寫作是高職院校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其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系統地掌握應用文體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寫作要領,培養學生應用文閱讀、分析、處理及寫作能力。一直以來,由于這門課程的實用性、程式性強,枯燥乏味,加上教學方法陳舊,學生缺乏興趣,教學效果甚微。在此情形下,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而案例教學法以其真實性、實踐性、學生參與度高等特點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備受青睞,受到師生的認可。
案例教學法就是以案例為基礎的一種教學方法,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典型人物、事件或生活工作情境為題材,學生進入案例角色,分析、討論、交流案例,然后模擬寫作,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主要借助案例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融于具體實踐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達到高職院校課程職業化的教學要求。
一"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1.培養職業素養的需要
隨著經濟發展日益全球化,應用文寫作的使用范圍也開始國際化,熟練掌握各種應用文體的寫作技能是高職學生進入職場的基本素養,也是崗位能力的體現。如畢業設計、求職信、勞動合同等,這些文書的寫作是進入職場前就必須掌握的,另外各類專業文書、行政公文、事務性文書等的寫作能力也是一個現代職場人應具備的綜合素質之一。而教學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
2.凸顯了應用文寫作課程的真實性
案例教學法中的案例來自生活工作中具體的事件,如會議通知、畢業生自薦信、調查報告等,這些材料均是真實存在的,有的甚至是學生親自經歷的、親眼所見的。通過案例展示,將生活帶入課堂,將書本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真正實現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感覺理論不再是空洞的、虛擬的,這正是應用文寫作課程的一大特點。
3.體現了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實踐性
應用文寫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傳統教學大多重理論、輕實踐,教師多以講為主,到學生提筆時卻寫不出文章,關鍵是教師缺乏對學生有效的訓練。案例教學改變了以理論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代之以分析案例實踐為中心的模式,學生通過設置的案例,結合生活實際,運用已學知識,分析、思考、歸納、總結、訓練,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鍛煉實際寫作能力。
4.可以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
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案例設置來源于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學生通過閱讀案例了解相關信息,然后分析問題、討論交流,總結出理論知識,最后模仿案例進行寫作訓練。這一系列的環節要求學生將案例中的情境和現實問題相結合,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以達到掌握知識、訓練寫作的目的。
二"案例教學法的基本環節
1.精心選擇和設計案例
案例教學,關鍵在于選擇和設計適當的案例,這要求案例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目的性和可操作性。首先,案例材料的選擇要和學生實際生活和學習相聯系,要有針對性。如學習通知這一行政公文時,就可選擇主題班會、國慶節放假等內容的案例,易懂易學,有的甚至是學生親自參與的,這樣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另外,可以選擇與學生專業相關的案例,如工程專業可選擇自己學校某項目建設的招標公告作為招投標書的寫作案例;市場營銷專業可選擇當地某一特產的銷售情況作為市場預測報告的案例,以引起學生的重視和激發學習的熱情。其次,案例的選擇不可漫無邊際,要緊密聯系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通過案例的分析和討論,要達到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因而,案例的選擇要有目的性。最后,案例的選擇對教師和學生均要有可操作性。教師要熟練了解案例涉及的領域、材料,并能處理案例中的相關問題。對學生而言,這些案例是其生活、學習中發生的或遇到的事件或問題,是能夠理解及可通過案例的學習指導其寫作。
2.展示和分析案例
案例的展示需要用多媒體PPT課件,展示過程中,學生通過瀏覽文本,獲取相關信息,然后在教師的介紹和指導下,提煉出案例中的關鍵信息,即知識提綱。接著教師帶領學生深入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各要素及具體材料。然后學生將自己分析的意見進行梳理、歸納,并提出問題。這一環節主要是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3.討論和總結案例
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以五人為一小組分組討論,學生將之前各自分析的情況及提出的問題發表意見,相互交流,經過記錄人的提煉、總結,寫成發言稿。各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發言,發表本組對案例分析的意見和問題。對各小組提出的問題教師應適時指導,引導小組之間相互討論。討論時要緊緊圍繞案例,結合課本知識,凸顯重點和難點。討論結束后,教師對各小組的意見進行點評和總結。教師的點評很重要,起著規范和導向的雙重作用。點評時既要肯定學生的成績也要中肯地提出不足之處,對學生的疑問教師要一一予以解答,如此舉一反三,以“例”明“理”,以“理”釋“例”。
討論環節主要是通過加深對案例的理解、分析、質疑,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教師的歸納總結則讓學生對整個案例有整體認識,真正做到熟練掌握要點和重點,解決難點,為寫作訓練打下理論基礎。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起指導作用,這正體現了現代課堂教學觀。
4.模仿案例進行寫作訓練
應用文寫作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必需的寫作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通過前面幾個環節的教學,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某一文體的寫作理論知識,接下來就是模擬訓練。首先,教師提供寫作材料,這些材料應是學生熟知的或身邊發生的事件,盡量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如寫簡報,就可以先和學生一起收集最近在校園里發生的文藝、體育、比賽等方面的信息,以校園動態為題寫一份簡報。然后,就是按照文體的寫作格式來安排材料,應用文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規范性,格式要規范,要素要齊全,語言要明確簡練。寫作訓練時要嚴格合乎要求,即使是一個數字、日期,甚至標點符號都不可馬虎。最后一步是整理成文。有了熟悉的材料,又了解了寫作格式,就可以模仿案例進行寫作了。至于語言的組織和表達就得看學生的語文功底了,它不同于其他文體,更多的是要求簡潔明了,而非文學色彩。
5.評議和修改習作
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寫作訓練,接下來就是展示評議和修改環節。教師將有代表性的習作展示在屏幕上,讓學生自評和互評。此時可以鼓勵學生廣開言路,說出其正確與錯誤之處,進行集體討論。通過自評和互評,教師再集中評議,尤其是對習作中存在的問題應在課堂上明確指出,然后糾正。經過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再一次從格式、內容到語言對習作進行逐一修改,就能形成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文章寫好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鍛煉,寫作的理論知識也就掌握了。
三"實施案例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實施案例教學,教師需要有充分的知識儲備。一是要了解國家的相關法規和政策,關注時事動態,以便用于教學中。如講授行政公文時,就必須聯系當前政策法規,了解公文處理辦法等。二是要學習與應用文寫作相關的專業知識。高職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職業需求,了解邊緣學科專業知識,并能融會貫通到寫作教學中。如講授經濟合同時還需了解法律專業的知識等。
2.教師要善于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形象生動、方便快捷的教學手段。它能集文字、圖像、聲音于一體,快速展示材料,給學生以形象的視覺感受,激起學習興趣。同時,它代替了黑板書寫,節省了教學時間。因此,作為應用文寫作課教師,要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并靈活運用在教學中。
3.要注意教師和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角色定位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首先是組織者和設計者。學生的組織教學、案例的選擇和設計這些都需要教師來完成。其次,教師是引導者和主持人。教師要引導學生的討論方向、激發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主持學生分組討論,上臺發言,使課堂教學有序進行。最后,教師也充當著管理者的角色。調控課堂氣氛,組織各個環節推進,處理課堂出現的各類問題等,這都需要教師來承擔。
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在閱讀、分析、討論、交流、寫作等環節,這些都是學生親自參與的,從而構建形成案例教學的一整套程序。通過這幾個環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其獲取文本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用文寫作能力,可以說沒有學生的參與、互動,案例教學就無法體現其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穎.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應用文寫作中的運用[J].語文建設,2013(32)
[2]劉平.論財經應用文寫作案例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定位[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11)
[3]羅少珍.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應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5)
〔責任編輯:龐遠燕〕
*"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立項課題“基于‘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寫作課程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編號:2013yjd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