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不僅是知識的殿堂,也是學生邁向社會、邁向新的人生階段的橋梁。但如今,很多學校只是針對高年級學生開展就業指導。本文以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為例,就大學四年每個階段不同的特點,探討高校輔導員應如何指導學生一步步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使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貫穿大學生四年的教育和管理中,促進大學生更好地就業。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年級管理""職業指導
【中圖分類號】G4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3-0023-02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與重要性
日前,在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東方語系2013級239名學生中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發放問卷239份,收回答卷200份,其中有效問卷200份,調查有足夠的代表性和統計意義。通過整理分析得出:(1)就高考志愿填報問題,有53%的學生在高考填報志愿時沒有考慮自己的興趣或職業傾向;27%的學生是家長或親屬直接填報。(2)就大學時間利用問題,有76%的學生進入大學后的第一想法是放松;38%的學生將課余時間用在學生會或社團工作;29%的學生課余時間多用來上網購物、看電影或逛街等;21%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大學新鮮感后會覺得無所事事。(3)就今后的就業方向,有33%的學生表示沒有想過,57%的學生表示有很多想法,但不知道該怎么做,只有10%的學生表示明確知道自己的就業方向并為之努力。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看出,現在大多數大學生對大學四年怎樣度過、大學畢業后的職業方向沒有規劃。
大學不僅是知識的殿堂,也是學生邁向社會、邁向新的人生階段的橋梁。大學的學習目標、學習方式都不同于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們非常有必要冷靜思考和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乃至職業生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從長遠看就是大學生以學業為基礎、以能力為導向、以事業為目標的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其實從填報高考志愿就開始了,他們是帶著對前途的美好憧憬來到大學的。高校輔導員要成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要引導大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對自己的氣質性格、職業興趣、能力素質進行全面、客觀的認識,弄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明確的職業目標,并為實現這些目標在時間、步驟和努力方向、方法上做出合理的安排。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主要內容
以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為例,輔導員隊伍是一支年輕的隊伍,他們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能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融入學院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中,這不僅有利于對學生的管理,更能對學生的成長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一整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1.職業素養方面
高校大學生畢業后將成為社會新鮮人,他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社會不會再將他們當作學生對待,而是一個真正的社會人。社會道德與職業素養是大學生進入職場必須遵守的基本準則,因此輔導員應將職業素養培養作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點工作。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利用形勢與政策課的時間,培養學生從大學時代就養成良好的敬業精神,能吃苦耐勞,特別是具備時間和紀律觀念。
2.專業知識方面
不管學生是否將本專業作為就業方向,都要求學生學好專業知識。重視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特別是外語的實際應用能力訓練。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其他有利于今后就業的相關知識,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實施“1+N”人才培養模式,學生除了本專業文憑之外,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學位學歷學習,如“雙學位”“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TESOL國際英語教師資格證”“導游資格證”等。
3.職業能力方面
大學是培養社會所需高級人才的場所,職業能力培養是高校輔導員的重點工作之一,應從運用知識的能力、自我推銷能力、溝通能力、應變能力、學習能力、信息搜集能力等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分類分批指導。在各年級學生中開設大
學生就業指導課,針對每個方面進行系統的教育與指導。并在平時的學生工作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從而為其走向社會做好準備。
4.心理健康方面
高校輔導員應注重大學生求職、就業等各方面的心理問題,特別是在校期間的求職追風熱、自我認識偏差等,在求職期間的抗挫折、就業升學出國選擇困難等,在就業后人際關系方面的心理健康等,輔導員應在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時培養學生積極的心態,正確實施自我評價,自立自強,積極進取,應對各種挫折及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處理方式。
三"大學各年級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思想及方式
在以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完善為主的大學時代,高校輔導員應引導學生及早制訂職業生涯規劃。學校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一進入大學校園,就對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讓職業生涯規劃與其四年的學習生活同步。職業生涯規劃不是一成不變的,是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做出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生涯規劃。
1.大一:全面了解自我
針對很多大學新生不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興趣和特長的情況,輔導員應先讓一年級的學生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挖掘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一步認清自我屬于何種類型的社會人。讓學生將自己的個性興趣與職業聯系起來,以科學的方法找到結合點。
在對大一新生進行適應性教育時,我們選擇了霍蘭德職業傾向測驗量表對所有剛進校的新生做一次測驗。美國職業指導專家霍蘭德(Holland)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創立了人格類型理論。霍蘭德的人格類型理論認為人可分為六種人格類型: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和傳統型。每一特定類型人格的人,便會對相應職業類型中的工作或學習感興趣。個人的人格與工作環境之間的適配和對應,是職業滿意度、職業穩定性與職業成就的基礎。不同類型人格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環境,如實際型的人需要實際型的環境或職業,因為這種環境或職業才能給予其所需的機會與獎勵,這種情況即稱為諧和。我們利用霍蘭德職業傾向測驗量表得出的結果,從性格、興趣、特長等多個方面為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職業成長路線圖。路線圖包括:自我認知表、總結評估表、確定短期長期目標、制訂行動計劃和措施、指導教師意見等。
2.大二:提升職業能力
這一時期輔導員的指導工作有兩個重點:一方面應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包括表達能力、動手能力、交際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等。另一方面根據學生個體的不同特點和培養要求,由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有重點的、有針對性的指導,有的放矢。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并為此做好前期準備。
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學生會活動和學生社團活動,鍛煉學生的表達、交際能力;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從活動的策劃和組織中,鍛煉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在本年級開設專業選修課,為不同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內容,讓學生能更好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方向。每年寒暑假放假前一周為實踐周,規定學生必須進行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至少為期一周。開學后上交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社會實踐登記表、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社會實踐報告。選出優秀社會實踐團隊與個人將實踐活動分享給所有學生。盡早讓學生走向社會,了解他們自己所喜歡的職業到底是什么樣的,不再是紙上談兵。
3.大三:鎖定感興趣的職業
學生在前兩年的時間里,已經慢慢了解自己,并有了自己就業的傾向與目標,那么怎樣讓這些目標實現呢?大三是學生走出校門最重要的時期,輔導員應將本年度的就業形勢與就業政策告知學生,應積極向學生提供實踐實習信息與機會,不斷修正學生在就業認識中的各種問題。
經常組織“我的職業我做主”主題班會,讓學生自己做主,選擇各種職業或行業信息去主動了解,同一類型行業的學生可以組成團體進行模擬活動。把社會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共同分享,共同解決以達到學習的目的。輔導員利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及形勢與政策課,指導學生怎樣制作簡歷、求職信,學院就業信息網隨時為學生搜集提供就業信息。同時,學院會邀請知名企業管理人員或企業人事部門人員到學校開辦講座,并進行模擬面試,找到問題所在及時糾正學生在求職時的不良心理及方式方法,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職業素養。
4.大四:初步完成職業者角色轉變
這時候,學生開始分化,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國的出國,各自按照自己的規劃和四年中鍛煉發展的最終狀況進行選擇。輔導員在這一時期應幫助學生完成角色轉變,加強對學生就業心理、風險意識的關注。
部分就業比較好的學生,輔導員應及時指導學生分析現在工作單位的優劣勢以及自身的發展問題,不要盲目跳槽。部分就業不好的學生,輔導員應及時做好思想工作,鼓勵其不要氣餒,分析就業困難的原因并為其提供多種就業信息,特別是一些大學生創業新政策等。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從多年前就開始建立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校友錄,每屆畢業生都會加入校友錄,在這個群體里發布各種就業求職信息、實習實踐機會以及工作中的疑難問題,每年為學子提供數百個實習機會,也能為職場新人提供幫助。
四"結束語
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是現階段高校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和工作,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在這一方面有較好的實踐。學校在學生就業方面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和辦法后所取得的成績足以證明這一措施的正確性和重要性,在不斷的實施和總結中,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將更加完善、更加全面。
參考文獻
[1]馮峰.淺論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職業規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
[2]朱燕娥、鐘柳菁、周麗冰等.構建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年級管理相結合的教育體系[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3]劉新華、王偉.高校輔導員如何幫助學生做好大學四年職業規劃[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1(6)
[4]馮家裕.淺談大一大二學生大學時光的利用與職業規劃的聯系與對策——以中南民族大學為例[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