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據教育部及江蘇省教育廳的相關文件,五年制高職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由“4+1”模式轉變為“4.5+0.5”模式。培養模式的轉變對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發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開發過程中應用打好基礎、分析提煉、后續完善、專家研討的具體思路,開發完成后,及時對開發過程進行總結,以利于后續工作。
【關鍵詞】“4.5+0.5”模式""高職人才培養方案""開發思路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3-0047-01
根據《江蘇省教育廳關于制定中等職業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指導方案的指導意見》(蘇教職〔2012〕36號),初中起點的五年制高職教育從2013年起實行“4.5+0.5”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在校學習時間9個學期(4.5年),校外頂崗實習時間原則上不超過半年(0.5年)。同時規定,人才培養方案基本內容框架包括以下內容:專業(專門化方向)、入學要求與基本學制、培養目標、職業(崗位)面向、職業資格及繼續學習專業、綜合素質及職業能力、教學時間分配表、教學時間安排表、專業核心課程標準、專業教師任職資格、實訓條件、編制說明。按照以上要求,筆者完成了五年制高職生物制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工作。現以該專業為例,對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與收獲進行總結。
一"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發思路
1.打好基礎
要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首先就要進行行業企業調研,這是打好基礎的階段。調研主要可以采取問卷調研、訪談、專家座談等方式進行,不同的學校可依據自身情況選取合適的方式進行。只有明確了企業行業的需求分析,才能知道要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需要開設哪些課程。
2.分析提煉
根據企業調研的結果,就可確定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即培養目標、職業面向、職業資格及繼續學習專業和綜合素質及職業能力。當把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分析清晰之后,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也就可以提煉出來形成課程,這就為后續制訂教學時間安排表打下了基礎。也就是說專業開設的課程最主要是為了培養出達成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的學生。
3.后續完善
當課程分析提煉出來后,就可以制訂教學時間安排表。這個表格確定后,專門化方向也就定下來了,課程結構與教學時間分配表、專業主要課程教學要求、實訓(實驗)基本條件、編制說明也就迎刃而解了。
4.專家研討
人才培養方案初步制訂完成后,就要請專家尤其是行業企業專家進行研討。專家的角度與教師的角度不同高度也不同,專業教師只有廣泛聽取專家的意見,才能讓人才培養方案更加完善、完美。
二"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發總結
1.企業調研十分重要
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制訂之前,我們首先完成了一份江蘇省生物制藥企業人才需求情況調查與分析的調研報告。調研顯示企業對生物醫藥專業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在職業道德與職業素質上,企業對學生的愛崗敬業、團隊合作、責任感、吃苦耐勞與質量意識要求很高,表明這些是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制訂的培養方案中綜合素質這一部分的內容就以此為依據。
2.人才培養方案要緊緊圍繞職業資格標準制定
目前,生物制藥行業沒有全國統一的職業資格標準,我們就依據前期制定的地方職業標準,以期培養出符合資格標準要求的學生。所以,人才培養方案里的職業能力分析就要圍繞職業資格標準來制定。
3.專業面向凸顯地方行業企業特色
經過企業調研得知,江蘇省的生物制藥企業以小型企業居多,其中從事疫苗生產和基因產品生產的企業最多,這些醫藥企業對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方面的技能比較重視,這些方面的理論基礎知識及基本實驗技能應成為未來高職院校畢業生適應新形勢下生物制藥行業需求的必備技能。因此,在高職的職業面向中我們就設立了疫苗生產方向、生物工程方向,以順應行業企業的需求。
4.課程設置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基地的優勢
除了利用好本專業的實訓基地、實驗室外,還要和別的專業進行資源共享。可以根據各專業的實訓基地的實力以及實際情況來選取或確定合適的課程。在教學內容、課程結構、教學環節、教學條件、教學方法、考核要求等方面,充分保證工學結合的有效實施,不斷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5.人才培養方案開發應讓更多的教師包括非專業教師參與進來
專業負責人負責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與修訂工作,同時由教務處和各院系相關人員組成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與管理機構,負責方案的開發輔助、貫徹執行和執行結果的檢查監督等工作。在開發過程中,一些專業基礎課的理論與實踐的比例,就需要物理老師、無機有機化學老師商討后來制定。這些均需要教務處和各院系相關人員組成的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與管理機構的統一協調,以利于開發工作的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絕不是依靠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它的開發凝聚著相關企業、行業專家、教務處、專業團隊、非專業教師等許許多多人的心血。只有行業與學校聯合起來共同努力,方可承擔起培養出有尊嚴、幸福而體面地生活的學生的重責。
參考文獻
[1]翟德梅、段維峰.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2)
[2]曹大紅、姚萍、朱中原等.江蘇省生物醫藥企業人才需求情況調查與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3(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