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科學探究的精神應用于初中化學新課堂的教學設計,培養具有嚴謹科學精神、獨立創新意識和自主探索能力的新一代生力軍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于中國夢的實現以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意義重大,本文主要研究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上應用科學探究,來實現初中化學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科學探究""科學精神""創新意識""自主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3-0134-01
一"引言
1.時代精神
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家高舉“理性主義”的旗幟,將人類從蒙昧與宗教迷信中解放出來,理性主義和科學精神成為時代的主題。嚴謹的治學態度、堅持以事實為導向、拿證據說話始終是科學研究的核心精神?;瘜W作為現代科學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必然需要科學的探究精神。在中國,初中化學課堂是學生探索化學奧秘的啟蒙階段,培養其樹立科學的探究精神、自主的創新意識以及自我探索的能力對于其以后以嚴謹科學的態度進行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而這些能力的培養,需要課堂教學的創新設計。
2.新時期的教育教學政策
以科學探究的精神進行初中化學的教學,一方面響應了我黨十八大的偉大號召,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嚴謹的科學素養,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具有深遠意義。
3.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
當前的初中化學課堂大多依舊是教師的課本講解、學生的記錄學習,實驗設計與實驗操作較少。這一方面是由于初中本身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就不高,老師在這方面不太重視;另一方面則是由于部分學校的化學實驗用品、器材嚴重不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更快、更多地學好、記好化學反應、化學方程式,在考試中能取得高分,在課堂上往往能多講就多講,在課后則布置大量的習題以彌補學生在實驗方面存在的不足。這往往導致整個課堂淪為學生被動學習、機械記憶的溫床,短時期內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對于其長久的興趣培養和成長具有不利影響。
二"科學探究的定義與內涵
科學探究的基本精神即是以問題為導向,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去探索、研究相關課題,制定相應的計劃并進行實驗,在得出結果和結論后進行反思評價。它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提出問題、制定計劃與進行實驗、收集數據與做出結論、反思及評價。
貫穿于科學探究之中的則是崇尚事實、崇尚真理的精神。在以科學探究為出發點的初中化學新課堂教學設計,需要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出發,找出問題的節點所在,并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在實施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
三"以科學探究的精神進行初中化學新課堂教學設計
1.樹立科學精神
初中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學習習慣和品性培養的重要時期,因而,在初中化學課堂教育中,就需要培養學生樹立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精神,在化學實驗中尤其如此。因為并不是每個實驗都會得到理想的結果,有些實驗在課本上的結論和自己做出來的結果可能有較大的出入,在這時就需要學生實事求是地記下實驗結果,并反思自己在哪個環節可能出錯;而不能直接忽略自己的結果而照抄書上的結論。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至關重要。
2.培養創新意識
在科學的領域中,創新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正是因為有了創新,科學的世界才大放異彩。在各大科學領域中,化學的創新可謂是平凡而偉大:我們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穿的服裝都是得益于化學這門科學;沒有化學的發展,就不會有開辟新時代的炸藥,更不會有記錄歷史變遷的書和紙。因而化學的發展與創新對于我們時代和整個人類意義重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在課堂上,應當充分利用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在預習中主動提出問題,并由老師引導著去探尋答案;組織學生了解現代化學化工發展狀況,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舉辦化學趣味競賽,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提高自主探索能力
學生學習的不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而學生學習的這些知識也不應當僅僅是“這些知識”,還要能產生更多的知識。要實現知識產生知識,就需要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不僅要讓學生“學”,更要讓學生“會學”。
因此,在課堂教學上,應當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老師教授為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問題導入的方式,鼓勵學生自己學習書本知識、尋找答案,然后進行學習小組討論,進而老師進行總結和補充;增加實驗課程,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并驗證自己的猜想;建立研討學習小組,共同探討課題、互幫互助、完成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陳厚德編著.基礎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2]王旭.淺談化學實驗中的探究性教學[J].現代企業教育,2009(6)
[3]魯學軍.教學中的反思[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4(3)
[4]郭金花、吳星.反思性教學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4(Z2)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