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方法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必須把培養實踐意識、創設實踐情境、開展實踐活動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3-0142-01
著名的教育實踐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做中學,學中做”“生活即教育”等教學思想對教學實踐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因此,在我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將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讓它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一"在發展學生思維中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動手實踐就是要為學生創設一個探索、猜測和發現的環境,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探求新知識的活動中去,在實踐中發展能力,從而最終獲得成功。在教學“角的度量”時,學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的方法,并能用量角器畫一個固定度數的角(如120°的角)后練習中,教師為學生們提供了一次動手操作的機會:“同學們,我們都用量角器畫出120°的角,如果不用量角器,只用你手中的三角板和直尺,你能想辦法畫出一個120°的角嗎?”問題提出后,學生經過思考后,開始動手操作,匯報展示,班級中大多數學生操作方法:利用三角板上的角度畫圖,(1)90°的角和30°的角合起來。(2)60°的角和60°的角合起來。(3)創新想法:先畫出一個平角,再去掉一個60°的角……
接著教師繼續提問:“運用上面的方法,你能畫出一個15°的角嗎”,學生有了解決上面問題的經驗,再動手操作已不是難事,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二"在激發學習興趣中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該怎樣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呢?在執教“統計與概率”一課時,提前布置給學生一個家庭作業:回家后收集家中上個月水、電、煤氣、電話的費用情況以及上個月家庭的總收入和支出等。需要的數據是實際生活中的真實材料,因此學生興趣盎然,他們積極參與到調查實踐活動中,課堂上教師讓他們根據調查的數據制成統計圖表,再根據制作出來的統計表進行數據比較和分析,同時提出自己的合理化意見和建議,對此孩子們特別感興趣,教學效果相當好。學生在調查、制圖、分析數據的過程中,充分體驗了數學的本質就是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進一步體會到了“數學是有用的”,從而喜歡上數學的學習。從這節課的教學來看,內容超越了教材的本身,但是著重于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興趣培養,提高和學生的實踐能力,親身經歷了數據的收集、分析、運用的全過程,激發了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興趣。
三"在搭建知識創新舞臺中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創新源于學生的探究,源于學生動口、動腦、動手的實踐,是學生“再創造”過程,而非一味地從知識中來。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的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對一個物體、一個圖形、計量單位等平均分成2份,用分數
表示其中的1份,從而得到了
這個分數;接著讓學生獨立
動手操作實踐: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大小、形狀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動手去畫一畫、折一折,得到這張長方形紙的
,學生展示匯報各自的方法;接著引發學生思考:大家都
得到了
這個分數?仔細觀察這張紙
的部分:它的形狀和
大小完全相同嗎?為什么都可以用
來表示呢?學生通過有
效操作和討論思考相結合,理解了
的本質意義。
四"在實現知識自主建構中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我們知道小學生的思維主要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應讓學生在具體動手操作中,親歷知識的探索、形成的過程,從而實現知識的自主構建,同時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伊始,教師直接出示課題:“看到這個課題,你有哪些想法?”學生說出了很多,如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每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相同嗎?怎樣做才能探索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接著教師組織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研究方案、組織研究、匯報結果和想法等。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探究活動之中,通過合作探究、動手操作,出現了不同方法:如用量角器分別量出三個角的度數,然后將三個角的度數相加;把三個角撕下來,拼在一起成了一個平角;將直角三角形中兩個銳角又合成了一個直角等。學生思維活躍,探究方法創新,很好地解決了“三角形內角和”這個課題。但是探究活動并沒有到此結束,教師又將一個三角形任意地分成兩個新的小三角形,問:“想一想,其中的一個小的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和是多少呢”,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出“90°”。接著讓學生通過量一量、拼一拼等動手操作活動,發現了問題,對得到的結果感覺到“不可思議”,再經過一番思考和討論后,學生發現了問題的本質所在。學生探究三角形內角和的活動中,實現了知識的自我構建,拓展了思維,培養了動手實踐能力,并且不同的學生都得到了不同層次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設更多的動手實踐活動,經歷知識的探究、形成的過程,讓更多的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思維潛能得到發掘,學以致用的能力得到發展,進一步感受數學之美,讓學生樹立“實踐出真知”思想,自主掌握獲取知識和探究問題的方法,這也是數學教學的本質所在。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