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的教學仍不同程度受傳統教育的束縛,忽視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能只停留在老師主講、學生主練的單調、枯燥、機械、重復的教學模式中,而是要針對學科本身的特點和學習主體的個性差異來設計適合不同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獲得成功體驗,并不斷激發興趣,挖掘學習動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培養""創設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3-0144-01
興趣是一種帶有濃厚情感色彩的心理傾向,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探索新知識不可缺少的動因;也是激發學習熱情、產生內在動力的關鍵。特別是小學生注意力和自控力特別差,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是許多專家和一線老師一直研究的問題。由于數學內容具有抽象性,學生易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樂意參與教學活動,并真正實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用生動的語言、有意義的實例、直觀的教具創設出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誘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習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和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
一"利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數學游戲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其所學材料的興趣。小學生的思維水平處于表象、自觀階段。有天真爛漫、活潑好動的天性,對新穎、有創意的活動都有“好玩”的思想傾向。數學游戲剛好迎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以激起兒童情緒為核心的情景教學法,使學生感興趣。
教學中的游戲一般是把教學內容,尤其是教學重點、難點與兒童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把它適當安排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游戲能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學到的數學知識。
二"巧借多媒體化靜為動,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的教學內容抽象難懂,可發揮信息技術在數學中的優勢,動態演示、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
如在教學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這一內容時,先讓學生動手操作,把圓紙片依次8等分、16等分分成一些小扇形,拼成近似的長方形,然后用多媒體展示把圓32等分、64等分……再拼成近似長方形的情況,幫助學生想象,最終驗證得到圓面積公式。這不僅幫助學生歸納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還加強了面積知識的構建,初步體會到數學中化曲為直的轉化思想,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讓學生動手操作,發現問題,培養學生探索學習的興趣
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靈活多變。我在教學中應注意教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如教學“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應用題”時,讓學生先擺10個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擺6個圓形,并向學生說明擺的時候要從左邊起,把圓形和三角形一個對著一個地擺。教師問:“哪一行擺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圓同樣多?請你們用手指畫一畫,同桌互相檢查一下,看看畫得對不對?再畫出三角形比圓多的部分。”啟發學生想,三角形比圓多,多的部分是幾個三角形?從而使學生直觀地看出三角形多,圓少,三角形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和圓同樣多,一部分是比圓多出的部分,從而體會到數能分成兩部分,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這樣的教法讓學生有了主動性,興趣提高了,對知識的印象更深刻了。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通過學生擺一擺、量一量、折一折、說一說等活動,促使學生手、腦、眼、口多種感官共同參與,達到“以動激趣”的效果。
四"聯系生活,觸發興趣
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課堂教學一定要充分考慮數學發展進程中人類的活動軌跡,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不斷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教材的聯系,使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這樣的教學才能有益于學生理解數學、熱愛數學,讓數學成為學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知識傳授,可展現數學的應用價值,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自己身旁,從自己身邊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數學問題,運用數學可以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接觸現實生活,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的價值,讓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是有用的,使他們對學習數學更感興趣。
五"樹立信心,鼓勵學生敢于參與,培養興趣
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學要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小學生對數學有了興趣,便會產生一種內驅力,就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并形成一種強烈的樂于研究的欲望。不把數學知識當成枯燥的符號和負擔,而變成主動的愿望及內心需求。在這種愿望驅使下,他們愿意主動地、自由地探究數學知識,并能克服困難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敢于參與的先決條件。學生只有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才能主動、大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真正愛上數學,才能激活他們的情緒,才能使其樂于走進課堂,自覺自愿、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擴散思維,提高素質。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