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讓我們看到了教育發展的新局面,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注重全面發展,將其優勢發展成一技之長。本文就從新課程理念的角度對學生音樂學習評價的多樣化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音樂""評價""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3-0159-01
中國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接班人,音樂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它給人以精神力量,陶冶人們的情操,能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一"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評價要求
知識競爭的時代,每個國家都在加大對教育的投資力度,鼓勵學生刻苦學習,成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首先,要求學生張揚個性,在音樂上有自己的獨創,把自己的情感用音樂語言傳遞給大眾。其次,明確的教師重任,重在傳授給學生方法,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去開拓自己的音樂天地。再次,把學生真正帶進音樂的世界,讓他們去領悟音樂的魅力,用音樂號召他們去主動學習。第四,音樂來源于生活,最終也要回歸生活,讓人民真正體味到喜聞樂見的文化。讓更多的人對中國這個美麗的國家產生向往。
二"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1.內容和對象多樣化
首先,在學習音樂的基礎上,學生針對教師提出的音樂作品,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涉及學生考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其次,在不斷的社會實踐中,學生們逐漸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漸漸地有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這對于一個人今后的做事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體現在對音樂的賞析上,包括審美能力,更反映了一個學生的學習態度。再次,教與學是一個互相交流的過程,老師和學生之間經常進行互動,彼此深入了解,這益于教師和學生在共同學習中進步。對于學生的考察,不外乎知識和能力兩個方面。評價的內容要求多樣化,此外,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要求也要適時而變。尊重每個階段的學生的發展,讓他們能健康出色地成長,幫助他們找尋夢想的方向與道路。
2.主體多樣化
對于學生音樂評價多樣化是一種發展潮流。影響學生音樂評價的因素包括教師、家長、學生以及他們個人的興趣。單純由教師對學生做出評價,難免會有片面傾向,這對于一部分學生是不公平,在一個得不到平等機會環境下成長的學生,怎么會健康成長,這就要求發動多方面的力量進行客觀評價。
3.方法多樣化
關于對評價方法的選擇,包括對評價工具的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有紙筆測驗,由于這種方法比較簡便,更多的學校采用這一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首先要把握試題的難度,還要注意設計一些開放性題型,讓同學們能展示各自的不同之處。對于表演這一環節也不可忽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出題;檔案袋評價,是對于學生資料的一種整合,其中包括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一方面為學校對學生做出客觀的評價提供了依據;另一方面學生可以由此做出深刻反思,進而在新學年有新的表現,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們往往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大多時候對自己缺乏清醒的認識,通過他人,我們可以做出正確的自我定位,激勵我們爭取更大的成就。對學生的作業的評價,這可以反映出學生的一種學習態度,只有對學習認真的同學才會認真落實每次的作業。評價的方法是多樣的,不同的方法可以反映出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我們應擺脫傳統的觀念,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培養,不僅要求他們在音樂上有所建樹,還要成為全能型人才,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4.追求多樣化的評價工具
評價工具的選擇是要針對不同的集體單位做出選擇,如以班集體為例,可以選擇表格,表格內容具有多樣性,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了解學生。
5.評價結果利用多樣化
評價結果涉及三方面的關系。首先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他們開始新的學習的依據,反映了學生的優點與缺點。再者對于教師而言,能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從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評價結果可以反映出老師的教學效果,方便及時做出改進。對家長來說,讓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有很好的了解,進而得以放心。
相信每個人都愛聽音樂,可以從中感悟超凡脫俗的世界,對學生的音樂做出正確的評價,選擇正確的方法是必要的,希望在教學工作中能取得預期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