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滿天下”是陶行知重要的教育思想,“愛國”“愛民”“愛教育”“愛學生”……“愛”就是這個教育思想的核心。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可以從小處做起,在進行班級常規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在愛的指引下以尊重幼兒的差異、一視同仁地面對幼兒為主,為幼兒創設一個具有個體化、適宜性的班級成長環境。
【關鍵詞】常規管理""愛滿天下""中班
【中圖分類號】G6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3-0170-01
面對自我意識發展敏感期的中班幼兒,教師更需要抓好班級常規管理,為幼兒建立一個自由、有序的成長環境,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用關愛為幼兒架設好成長的階梯,也為班級教師的一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進行班級常規管理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不戴“有色眼鏡”地看待幼兒;在尊重的基礎上,一視同仁地熱愛每一位幼兒,使班級幼兒都能獲得良好的培養。
一"尊重差異——用關愛輔助成長
中班幼兒好奇、好動,正是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期,很多幼兒“不聽話”,這給教師的班級常規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教師應當站在幼兒成長的角度審視幼兒的發展。在常規管理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因為個別幼兒發生狀況對班級幼兒造成影響而一手包辦幼兒的事情,關心、愛護變成過度幫助,這讓發展中的幼兒與別的幼兒差距越來越大,所以,教師首先要尊重幼兒之間的差異,給予幼兒關愛的程度需要把握好,當幼兒由于自身能力而出現違反班級常規時,教師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去嘗試或給予他們適當的幫助,以使其獲得一定的進步。
深入了解幼兒的個性差異,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同時要了解幼兒個性的形成原因,在了解與尊重上對幼兒進行培養能有效地促進班級常規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關于幼兒的小事在常規管理中常常出現,而不同方面能力弱的幼兒在班級中也很多,教師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從小事做起,才能通過對幼兒能力的促進而形成班級常規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調皮的幼兒非常多,每一位幼兒在游戲、生活中,難免都有調皮的時候,教師需要用寬容的心對待他們,了解他們在嘗試探索環境、探索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需要,當給予幼兒尊重與理解以后,幼兒同樣會用平和的心態面對教師的管理,形成良好的雙向發展與促進。
二"規則改變——熱愛每一個學生
在班級常規管理的過程中,規則的制定是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制定規則時,教師考慮的往往是管理的便利性,而在規則實行的過程中,教師就會發現很多時候規則限制了幼兒的發展。教師的規則應當順應幼兒的發展,而不是給幼兒以成長的束縛。班級教師在進行班級規則制定與實行時同樣要以熱愛每一個孩子的心態進行,對幼兒有幫助的規則才能進行制定與實行,而不能讓規定的出現只是滿足教師輕松地管理。
規則的制定是為了便于班級教師管理幼兒,同時也是為了讓幼兒了解各種活動的進行順序,使幼兒在遵守規則的同時獲得一定的技能發展,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幫助幼兒從遵守班級規則發展到遵守社會規則。常規管理中規則的制定需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班級幼兒的個性發展,同時還應當符合幼兒當下的學習發展。如認知世界的驅動讓中班幼兒對各種物品充滿了探究與好奇,他們樂于將班級中不同區域中的玩具擺放到一起進行探索,但是班級中的常規約束了他們的探索行為,老師看幼兒拿著不同區域的物品時常常會說:“請不要把它拿出來,請放回去。”這個“請”并不是一種商議,而是一種對規則的維護與肯定,這造成了幼兒的探索行為沒有得到滿足,也使得他們在探索的需求下不斷地挑戰常規,這樣一來也就形成了游戲活動的混亂。在了解幼兒的發展需要后,本著熱愛幼兒的心,教師應適當地改變常規,如制定讓幼兒限時探索的機會,或者開辟一個新的“混合區”,讓幼兒將不同區域中的物品在混合區使用,一次游戲或幾天以后放回原來的地方,這樣的規則不僅讓幼兒的叛逆行為變少了,同時也滿足了幼兒探索、創造的發展。
班級常規的管理不應當以教師的權威程度或幼兒對常規規則的遵守來評判,而是需要從幼兒的發展角度來思考,教師在做任何決定時,都應當先考慮幼兒是否能在其中獲得發展、是否對幼兒現階段的發展具有促進性,幼兒為先、幼兒為本才是幼兒教育中最主要的理念。
班級常規管理中,管理的最主要對象就是幼兒,只有幼兒能適應班級中的各種規則、幼兒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管理才能算是有了效果,而教師在做其他的管理時也才更能事半功倍。再特別的班級,只要教師秉持著對幼兒的關愛、尊重,幼兒能感受到教師的愛就能變得平和起來。在“愛滿天下”理念的指引下進行班級常規管理,能時刻提醒教師從愛的角度出發,處處以幼兒為先,用正確的方式輔助幼兒的成長,使幼兒身心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富洪主編.幼兒園班級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