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中職語文教學為出發點,對其個性化教學展開探究,分析了當前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并以此為基礎,就如何更好地促進中職語文個性化教學的開展提供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中職語文""個性化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3-0180-01
個性化教學就是強調注重學生彼此間的差異性,依據其不同特點,采取因材施教、針對性教學的全新教學模式。教學只有依據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自身愛好來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才能真正發揮最佳效果。所以,個性化教學已是中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探析其實踐的應用性,促使兩者的有機結合,是所有中職語文教師都應關注的焦點之一。
一"當前中職語文個性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校重視不足
教育改革雖開展多時,但諸多中職院校仍受到教學統考制度的束縛,校領導認為一旦開展個性教學就會導致學生教學進度的不一,使學校無法開展有效的教學考試,進而回避個性化教學對學生的重要意義,仍將分數作為學生優劣的評判標準,這樣就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阻礙其個性化發展。
2.教師能力欠缺
根據有關調查顯示,當前中職語文教師的人員構成中,以本科學歷為主,碩士及碩士以上高學歷者不足總數的10%,教師職稱多為助教或無職稱。這說明中職語文教師整體素質構成質量明顯不高,教師的配置上亦存在不合理之處。很多教師對個性化教學一無所知,更不具有開展個性化教學的水平。
3.學生基礎較差
相較其他普通高中,中職院校因其入學門檻較低,在校學生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很多人都不具備良好的語文學習功底,日常學習中難以適應語文教學知識的難度與授課進度,進而致使其對語文學習產生恐懼與厭惡感,失去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實現中職語文個性化教學的措施
1.提升學校對語文個性化教學的重視度
第一,理念上重視。中職院校首先應從思想上轉變舊有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良好發展作為辦學理念,充分認識語文教學對學生其他中職專業課程學習的必要性,增強有關規章制度的規范與完善,依靠科學的制度對學習的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另外,學習應改變過去只看分數的教師教學考核體系,而應將教學創新作為教師評判的主要標準,從而激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改革的探究中。開展形式多樣的理論宣傳活動,幫助全校師生認識語文個性化教學的必要性與迫切性,促使其自主參與其中。
第二,管理上重視。中職院校應加強對教學的管理,探索并構建全方位的語文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組織教師開展專項課題,制定具體的個性化教學工作方案,并注重對教學方法及教材的探究,完善其中的不足之處。另外,還應促進教師彼此間的交流互動,對語文教研小組實施細化管理,組織教師開展集體備課,并認真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促進其專業水準的提升,為個性化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
2.增強中職語文教師的個性化教學能力
第一,進一步扎實基礎。語文學習是無止境的,中職語文教師應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不斷豐富自己的語文知識,為個性化語文教學提高保障。教師首先應確保自己熟練掌握字、詞、句、修辭、語法等語文基礎內容,并加強對全新教學理念的探究,探索其與中職語文教學有效結合的方法。
第二,優化知識體系。一方面,教師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廣泛涉獵,對教育、心理、社會、管理等諸多方面的知識進行學習;另一方面,學校應開展形式多樣的知識講座與培訓活動,為教師知識儲備的提升提供保障。通過這種方法使語文教師的知識體系實現全面優化與升級,從而可利用自身所學,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為學生語文個性化學習提供必要保障。
3.幫助學生適應個性化教學
第一,引導學生學會質疑。教學中教師不僅應允許學生出現錯誤,更應鼓勵學生大膽提問,不管學生的提問如何離奇,教師都應對其進行有效的指導,增強教學活動的包容性,使學生在親身的感悟中進行對與錯的辨識,構建自身認知體系。另外,教師應進行角色的轉化,使自己融到學生中去,與其進行零距離的接觸,并引導其養成勇于挑戰權威的理念,使其敢于發言,說出心中的所思所想,促進個性化的真正發展。
第二,引導學生學會探究。在教學上,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的個性化選擇,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方法、方向等展開探究活動。如在散文的寫作學習中,教師僅為學生講解寫作技巧,寫作的方向則讓學生自行選擇探究。其成品教師亦不直接評判,而由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談論,從而促進學生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結束語
在當前環境下,中職語文教學個性化的實施仍存在一定阻礙,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家庭應合作并共同探索,發掘自身的不足,加以改正與完善,從而為中職語文教學的進步奠定基礎,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中職語文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萬國棟.中職語文的個性化教學[J].河南教育(下旬),2012(6):12~13
[2]李榮如.淺談中職語文個性化教學[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2(10):12~1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