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中職生全面發展的助力,要充分發揮其功能,適當為專業化與職業化服務。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3-0181-01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繁榮,中職生將成為勞動大軍的主力,并滲透到各行各業。但隨之也帶來了不少問題,諸如素養提升、崗位適應、交際水平、心理抗壓等難題。對此,中職語文大有可為。不過,擺在語文教學面前最大的困擾是中職生普遍看重專業而忽視文化課。客觀現實要求中職語文教學必須革新,為中職生的專業化與職業化服務。
一"確定目標,減輕負擔,使語文與專業相輔相成
中職生要就業或創業,專業是主攻方向,也是立足社會的捷徑。與之相比,語文是輔助性工具。因此目標的制定,應在遵循課程標準的前提下,注重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前者應突出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提高素養;后者應彰顯實用性。不過,二者都要本著為中職生身心健康、提高技能服務的宗旨施教。中職生語文基礎薄弱,興趣降低。為此,中職語文應在目標的統領下,適當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輕裝上陣,在使之受到情感與道德熏陶、掌握相關語文知識的同時,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鉆研專業技術知識。這樣,語文教學在學生專業技術學習中的輔助性作用才能夠凸顯出來。
二"倡導主體式教育模式,充分挖掘中職生的潛力
中職生受現代教育影響大,他們偏重接受個性張揚的西式教育,迫切要求課堂給予其釋放才華的機會,而主體式教學模式正合其意。這種模式圍繞課題,借助現代多媒體教育技術,引導他們探尋豐富多彩的答案。同時,要充分發揮小組的功能,誘導其參與小組活動,在完成自己的分工任務后,與組員協作,展開有效的討論、探究,共同完善課題。小組遇到疑難問題,及時與教師溝通交流,幫助指點迷津。這種模式,既有利于中職生挖掘潛能,也有利于協作共贏。語文教師可將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綜合實踐活動放心大膽地交給學生,同時要有適當的評價機制與考核細則作保障。
三"語文教學服務于職業化,能有效提高中職生的素質
中職生大多是行為有偏差的學生,綜合素養有待提升,語文應為中職生職業化充分發揮育人功能,使之人格更健全、心理更健康、能力有提升。
1.注重情感滲透,潛移默化潤澤中職生心田
語文教學要利用好自身強大的閱讀功能,制定閱讀計劃,有步驟地實施,使學生從中感悟人生、學會感恩、自律自信、回報社會。如何使學生有閱讀興趣就成為關鍵。如何才能使中職生離不開閱讀呢?
第一,興趣閱讀為中職生插上羽翼。在中職學校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感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魅力、獲取科學文化知識、樹立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念。組織開展好讀書活動:制定適合中職生的讀書計劃;人手一本讀書筆記;每半個月讀一本好書;每天有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每天摘錄一句格言警句;每學期每人編寫一份閱讀小報;每月向年級或系匯報一次讀書情況。由老師每半學期指定一本書,以試題形式考查全班同學閱讀情況,進行激勵性評比。各項措施齊頭并進,一定能培養學生自覺讀書的習慣。
第二,體驗閱讀引導中職生的審美。閱讀只有在師生對文學作品從情感上產生強烈共鳴的情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美。學生通過閱讀在或喜或悲、或愛或恨、或樂或哀的審美體驗中感知作品的語言美、形象美、思想美、手法美,就會使學生進入審美意境,陶冶情操。教師引導學生在文質兼美的中外作品中充分吸取營養,才能不斷豐富審美內容,擴大知識視野,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高尚的情操。教師應致力于營造一種和諧、生動、富有感染力的閱讀氣氛和情境。如圖畫、音樂、幻燈、電影、錄像等,能將學生引入作品所提供的情境,激發其情感體驗,促使其碰撞出真善美的火花。
2.強化口語交際,情景實訓練就中職生口才
教師要給中職生提供有話可說的日常生活場景,最好是職業場景下的仿真訓練。如對于烹飪專業的學生,可設置廚房等實景,讓不同崗位、不同身份的人物間進行交流,甚至是處理主客間的矛盾糾紛。每種專業都可“量衣訂制”,認真模擬。這樣情景化的口語交際,能使中職生實實在在地學到口語技巧與職業禮儀。他們既能感受到學習語文的魅力,又真切地認識到語文與職業密不可分,把語文作為專業學習的有效武器。
3.重視應用文寫作,聯系專業有的放矢
中職生離不開應用文。他們畢業后,多數從基層做起,應將日常使用頻繁的自我介紹、求職信、應聘書、講述等作為各專業的訓練重點。在此基礎上,應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強化訓練內容。如財會專業可突出“合同”“票據”等;幼師專業可側重“講述”“編故事”等。這樣,學生認識到應用文有利于自己在職場立足,學起來會越來越有興趣,讓應用文成為他們職場的法寶。
中職語文為專業化與職業化服務已勢在必行,我們應不斷探尋新途徑,使語文成為中職生職場離不開的好助手。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