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對于老年朋友來說,兒孫親戚朋友來看望自己總是帶很多禮品,其實送禮是個讓人大費腦筋的事情,面對保健品、高檔食材、進口水果等各種禮品,兒孫親戚朋友也不見得能真正挑中適合您的禮品,甚至有可能適得其反,很多人在選擇健康禮品時不知道該怎么挑,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的相關建議,相信能對您和家人在選擇禮品時有所幫助,既能選對適合老年人的禮品,又避免了晚輩亂花冤枉錢。
誤區1:春節愛送熱門保健品
每到過年,各個電視臺都會鋪天蓋地的播放腦白金、黃金酒等保健品的廣告,可愛的老頭兒老太太的動漫角色確實給老年朋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時也記住了那句“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的廣告語,但是這類保健品真的會起到保健效果嗎?
專家回答:
如果送禮選這些保健品,是很不理智的選擇,它們屬于被廣告洗腦的禮品,因為完全沒有想到收禮人的實際健康狀況和心理需求。此外還有一些補腦益智的產品,個人認為基本上都是忽悠,沒有很大意義,人不會因為吃了這些而變聰明的。
專家建議:
相比而言,送一些小型醫用家庭器械如小巧便攜的電子血壓計、家用血糖儀等,對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有實實在在的用途;小型按摩器、小型理療儀、足浴盆等,對于老年人也是不錯的禮物。只是要提前打聽一下,家里是否已經有了相應的產品,不要重復購買。
誤區2:貴的禮物一定好
很多晚輩認為:價格是驗證禮品是否合適的唯一標準,春節送禮不知道送什么,就專門挑最貴的買,啥貴買啥,很多人覺得送禮送的貴才有面子,禮品越貴,說明它的健康價值越高,同時也就越能表達自己的孝心。
專家回答:
首先肯定的是貴的禮品不一定適合老年人,不一定貴的才健康,比如綠葉菜不貴,但是它們很健康。只是送禮有點不合適。送禮嘛,就是給人家日常生活中想不到、買不到、舍不得買的東西,這樣才能給人帶來驚喜的節日感受。一定要以人為本,了解人家心里想要什么,生活需求是什么,沒有一個統一的最佳禮物。
專家建議:
家庭生活水平一般,需要的不是時髦物品,而是實用物品。給這種家庭送那種包裝華麗的東西,包裝的價錢就占了一多半,有用的比例很低,他們會覺得不實惠。送些日用的東西,比如質量比較好的雜糧、日常烹調油,質量較高的調味品,海產品,質量好點的茶葉、耐放水果、堅果、水果干等。
誤區3:不分對象地送保健品
臨近年關,不少電視和報紙都出現了好多專家推薦保健品,比如一些蛋白質粉、壯骨粉什么的,這些應該屬于健康禮物,適合所有中老年人嗎?
專家回答:
保健品當然是按個人體質去選擇,比如蛋白粉就不是春節送禮的好選擇。因為春節期間家家大魚大肉,人們蛋白質攝入量都相當過剩。此時再吃蛋白粉,實屬增加內臟負擔,對身體有害無益。魚翅燕窩之類保健品難以保證是真貨,而且實際營養價值十分有限,還有破壞環保之不良形象。人參、蜂王漿、阿膠、固元膏之類保健品食用時需要咨詢保健師和中醫師,不合體質的時候可能導致不良反應。
以動物骨和骨髓為原料的壯骨粉之類產品對老人可能適合,但對兒童就要慎重。初乳粉之類產品對腸道免疫力低的人或許有效,但對絕大多數人營養意義很有限。各種復合營養素產品通常比較安全,但也要考慮收禮人是否有補充營養素的需求。
誤區4:進口水果更好
很多超市里賣的水果有兩種,一種是國產的,一種稱是進口的,比國產的要貴很多,為什么差別這么大啊?從營養價值來看又有多大區別呢?
專家回答:
便宜的有可能不甜,但是甜的并不等于營養價值高。很可能酸澀的水果抗氧化能力和維生素價值更高一些。進口產品漂洋過海而來,通常要經過防腐、打蠟等處理,漂亮一些。如果愛面子送禮的話這個可以,如果要是自己吃,還是買國產的合算。
誤區5:無糖食品送給糖尿病患者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針對老年人開發的無糖食品,眾所周知給糖尿病患者應該送無糖,這個應該沒錯!
專家回答:
無糖食品一般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麥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食品,但是無糖食品應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麥芽糖醇、甘露醇)等替代品。一方面是無糖食品含有蔗糖,另一方面,有些無糖食品在包裝的明顯位置標有“無蔗糖”,但配料表上卻有“麥芽糖”。有的無糖食品中雖然不含有蔗糖,但含有麥芽糖,這也不能叫無糖食品。因為不論是麥芽糖、葡萄糖還是能參與代謝的其他糖類,食用過量,就會造成血糖升高,對糖尿病患者可能造成危害。
市場上出現的許多所謂的“無糖食品”、“降糖食品”,在食品標簽中僅籠統地標著使用了“甜味劑”、“復合甜味劑”、“蛋白糖”等極不規范的名稱,而不注明甜味劑的真實化學名稱。從有關部門抽查的結果看,所謂的蛋白糖竟是糖精與糖配方而成。
誤區6:給孩子買布藝小馬
2014是馬年,各種造型的馬造型布藝玩具充斥市場,買只布藝小馬或其他玩偶送給朋友,能增添不少節日的喜慶氛圍,這類東西應該不影響身體健康吧!
專家觀點:
國際包裝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表示,布藝飾品制作中通常會使用尿醛樹脂作為膠黏劑進行粘合,而這種膠黏劑容易揮發出甲醛,而游離的甲醛吸入人體后,會損傷到呼吸道、胃黏膜等器官,嚴重時會致癌。因此,在購買時,一定要先聞其氣味,是否刺鼻、聞著不舒服,有嗆眼睛或眼睛發癢的感覺,若有上述感覺,就不要購買;其次可以對玩具的粘合處進行輕度拉扯,如果一拉就開了,證明其用的膠黏劑質量很差,會更容易揮發出甲醛。
專家還表示,布藝玩具中的填充物也是健康隱患之一,常用的填充物有聚氨酯和聚苯乙烯,這類填充物非常容易著火,且著火后的煙霧具有致癌作用。同時,如果填充物外漏,容易被小孩子誤食,與之相關,孩子在接觸毛絨玩具時也非常容易吸入掉毛,嚴重時可能導致窒息。因此,老年人在為孫子孫女選擇玩具時,一定要仔細檢查玩具填充物是否有外漏、脫毛等情況。
此外,購買布藝飾品最好到正規商店,不要隨意在馬路邊或農貿市場中購買貨源不清的物品;要選擇包裝信息齊全,如商品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還要注意保留票據,以免發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