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開始進行新型自動步槍開發的時候,一定不會想到在此之后的50年,自己的名字會和現代戰爭緊密地聯系起來。服役了半個世紀之后,卡拉什尼科夫在他晚年居住的俄羅斯聯邦烏德穆爾特去世,帶著全球所有軍人或愛或恨的致意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94歲,之后俄羅斯總統發言人維克托·丘爾科夫確認了這一消息。
卡拉什尼科夫出生在西伯利亞南部的草原,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少年時期的卡拉什尼科夫并沒有受過太多正規教育,他關于機械技術的掌握和武器研究的設想幾乎全都是天賦和自習得來,據稱童年時期的卡拉什尼科夫就喜歡搞一些小發明。1936年,他在西伯利亞鐵路的一個部門找到一份從事機車修理的工作,那個時候每天干完本職工作的他最大興趣就是研究武器和軍事裝備。
衛國戰爭爆發時卡拉什尼科夫應征入伍,負責駐守基輔軍區,當時的他才年僅19歲。在一次戰斗中,他駕駛的坦克被德軍擊中隨即身負重傷,盡管被戰友送到后方的陸軍醫院搶救并保住了命,但仍然留下了一些不可治愈的傷疤,特別是后來一直不能活動自如的右手。然而這次受傷卻成了他走向武器設計的轉折點。在醫院時卡拉什尼科夫總會和戰友們聊起武器來,大家都在說德國的自動步槍比自家的都不知強到哪里去了,這一席話激發了卡拉什尼科夫設計自己的自動步槍的想法,他在醫院就研習相關書籍,開始了輕武器設計的研究,最終在傷愈回家之后打磨出第一把自己設計的步槍。這把步槍參加了炮兵學院的實驗評審,高超的設計引起了蘇聯步兵武器權威,當時炮兵學院的校長注意,隨后她推薦卡拉什尼科夫到高級步兵槍械學校深造。在學校里他設計的閉鎖機構日后成為自動步槍改良的核心,在此之上他繼續完善想法,終于在經歷了數次失敗之后研制出AK-47。剛剛誕生的AK-47在國家靶場選型試驗中就創造了連續射擊15000發子彈而不影響精度的優異成績,讓在場的眾多評委刮目相看,而當時的卡拉什尼科夫才28歲。
AK-47開始批量生產后,卡拉什尼科夫被調派到生產AK-47的伊熱夫斯克軍工廠繼續設計武器,數以百萬計的AK-47也是在這里開始生產。它成為了蘇聯的符號,成為了革命的符號,之后甚至成為恐怖主義童子軍的符號。有時卡拉什尼科夫會感慨這支武器的分銷完全沒有管制,但同時又十分自豪于這個武器的設計,畢竟AK-47的成功讓他歷經蘇聯解體卻沒被影響,始終以一個民族英雄和俄羅斯愛國主義者的形象出現在所有人的腦海里。

作為一個懷念蘇聯時代的人,他還擔任了正在重新崛起的俄羅斯的武器代言人,他曾在公開場合露面,只為完善正規生產的AK-47銷售鏈條以減少前蘇聯盟國制造的仿冒品對于前者的沖擊。他曾經說,設計這個武器的最初想法完全是為了保護他的祖國而不是被恐怖分子或者武裝團伙利用。“這是自衛型的武器,”他說,“而不是進攻型的。”
卡拉什尼科夫的前半生幾乎都被身份保密計劃保護著,AK-47本身的含義就是“卡式制造自動步槍”,直到冷戰結束后這個含義才被披露。首次被以此命名的那個版本并沒有被使用多長時間,1950年代開始AK-M出廠,它保留了前身的基礎設計,同時降低了重量和制造時間。AK-47真正首次亮相是在越南,美軍當時所持的M-16也是剛剛設計出廠,因為估計錯誤,大批的槍械在高溫高濕的越南叢林失靈,而AK-47則完美地抵抗住了惡劣氣候的侵蝕。
因為它的生產過程完全保密且代工和轉手的情況極度不透明,現在我們已經無法得知從被設計出來到現在一共有多少AK-47被生產出來,不過通常人們估測產量會在7000萬到1億支之間,這個數量已經遠遠高于其他同類槍械。現在,AK-47遍布整個東歐和亞洲的軍械庫,從一場戰爭打到另一場戰爭,完全得益于情報機構的利益互換和黑色市場的銷售渠道,美國成為一個積極的買主,從阿富汗戰爭到伊拉克戰爭中我們都能夠見到它的身影。

卡拉什尼科夫一生結婚兩次,他的兒子維克多·卡拉什尼科夫同樣也是武器設計專家。卡拉什尼科夫一生都是一個社會主義的信徒,他仍然相信蘇聯的解體是一個錯誤,甚至在回憶錄中嚴厲批評了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似乎忘記了早年蘇維埃統治時期給家庭帶來的苦難。當他還是孩子時全家人被驅逐到了西伯利亞荒野,第一個冬天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他的一個兄弟則在白海運河干了七年苦力。晚年的卡拉什尼科夫依然尊敬列寧和斯大林,他曾經說:“我不認識斯大林本人,我一直非常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