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施口語交際教學能更加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新課標提出的口語交際,就是在努力把課堂引向生活,讓學生去體驗生活,感悟人生。由于受語文教學資源貧乏、缺少豐富的語言環境、方言的大量使用等因素影響,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訓練量小且不到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較弱,迫切需要從口語交際本身的特點出發,從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準話題,營造氣氛,教給方法,培養農村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農村小學口語交際培養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高科技信息化的時代,知識的傳播、擴散,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人的說話能力。今后踏入社會的學生,求職應聘、交朋結友、探討問題、洽談生意等,無不與口語交際能力有關。所以,培養其口語交際能力,是每位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的問題。尤其是農村小學很多教師并沒有準確的把握其要求。那么,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1 廣納博采,積淀口語交際的素材。
通過觀察研究,我發現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低下、辭不達意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缺乏一定的語言儲備,詞匯匱乏,\"無話可說\"。我認為,只有多讀多積累,學生的口語交際才有文化的基礎。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學生交際的語言就會充滿魅力,內容豐富多彩,才能給人啟迪,給人智慧,才能使交際活動達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境界。為此,我強調多讀書多積累,倡導學生廣泛閱讀各種有益書籍,強化熟讀背誦。我在教學中有意識通過朗讀、背誦、復述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語感,重視語言積累。在課堂上堅持以朗讀訓練為主線,努力做到以讀代講、以讀促悟、讀思結合、讀說結合、讀寫結合,這樣既提高了語文教學的實效,也幫助學生積累了規范的基礎語言。
2 憑借教材,訓練口語交際的能力。
抓口語交際教材這一訓練\"基點\"。 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多層次、多形式的交際互動,引導學生在互相說話、辯論、評析中提高交際能力,在口語交際訓練過程中學生也逐步學會了文明交際、禮貌說話,學會如何待人接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激起學生樂于交際、敢于交際的欲望,就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現行教材中一些口語交際的教學內容本身就能激發學生的交際熱情,如《接電話》、《當有人敲門的時候》、《傳悄悄話》等,都充滿生活氣息,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能充分調動學生說話、交際的興趣。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這種言語交際活動,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就無法進行。因此,我在教學時,注意精心創設符合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受,從而激發了學生交際的主動性。我一般采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看情境表演、陳設相關的實物、繪制有關情景的圖畫、制作必要的道具、播放錄音等形式,為學生創設一個接近生活的情境,指導學生帶著情感走進\"交際情景\"。
3 聯系生活,開掘口語交際的源泉。
口語交際作為一種交際活動形式,是源于生活的,生活離不開口語交際。而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要豐富學生的生活,增強學生的生活、生存能力,同時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思考生活、表達生活。因此,豐富多彩的生活就給口語交際教學提供了源頭活水,我在日常的教學中注意捕捉現實生活現象,創設交際情境,即時進行訓練。
我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走向生活,模擬生活,再現情境,進行交際訓練。一是充當社會角色,體驗豐富的社會生活。像看報、打電話、買文具、禮貌待客等都是學生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事。如買文具,我先布置《逛商店》的交際作業,帶領學生到文具店去了解各種文具的種類、式樣、顏色及用途等,并讓學生有意識地與售貨員阿姨進行交談。交際課上,學生模擬扮演營業員與顧客,通過角色對話,絕大部分學生能說清楚購物過程。二是充當家庭角色,品味溫馨的家庭生活。如結合\"三八節\",引導學生對媽媽(由女教師擔任角色)說說知心話,感受偉大的母愛。三是充當校園中的不同角色,感受充滿關愛的校園生活。學校師生之情、生生之情是人生中最值得紀念留戀的純樸情感。學生病了,老師帶同學去探望,并及時補課;同學遇到困難,周圍伸出援助友誼之手;老師病了,學生也很著急,盼望老師早日康復……在交際課上,我注意創設不同的角色,學生在口語交際訓練過程中也感受到校園充滿關愛,潛移默化受到\"如何做人\"的思想教育。
4 注重評價,實現口語交際的有效互動。
評價是口語交際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評價必須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以反映學生真實的口語交際水平。\"我講的評價包括口語交際課上的評價和語文教學各環節中口語交際的評價兩個方面。這種評價不僅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教學對話、心靈溝通,更是一種特殊的口語交際過程。在評價過程中,我注意突出\"四性\":一是注重激勵性。我對學生在口語交際過程中的點滴進步,都能給予充分肯定,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同時在肯定成績和進步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堅定信心,不怕困難,改正不足。二是突出導向性。對學生訓練中的不足,我不僅指導學生要\"怎樣改進和完善\",更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這樣改進和完善\",這種導向所產生的效能遠遠超過口語交際本身。三是注意深刻性。如學生在說話過程中遇到支支吾吾或\"卡殼\"現象,我不急于求成,而是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對針下藥地進行引導、點撥,讓學生獲得\"瞬時頓悟\",從而把交際活動順利進行下去。四是講究準確性。我要求對學生的語言要作出具體明確的評價,不是似是而非、模棱兩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評價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總之,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在前沿的教學理論的指導下不斷的探索,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總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意識,精心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學生表情達意,書寫真我,張揚個性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