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學校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是教學工作的協調者,班級管理要求班主任熱衷于本職工作,盡職盡則,持之以恒,講究方法對學生的關愛貫穿于班級管理的每時每刻,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實踐,談一下做班主任工作的幾點體會。
1 小事做起、注重榜樣的激勵力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兒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強。榜樣對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學生改變認識,提高自我評價的能力。教師首先要為學生示范,要求學生做的,教師首先要做到。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名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修養到不愧為人師的地步。\"教師雖不能稱名人,但也應如此,因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應有目的地選擇榜樣,樹立榜樣,強化榜樣的形象和作用。其一,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垂范,如見到地上有紙屑,教師要首先拾起來,教師首先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其二,我經常組織學生收集圖片資料及收看為國爭光的感人事跡,激發學生學習他們的愛國品質,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其三,抓住各種時機(早會、班隊課),給學生講科學家的故事,讓學生知道科學家是如何克服各種困難,刻苦鉆研,獻身科學;其四,還常利用各種場合、各種機會,讓學生介紹自己身邊的榜樣,貼近學生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只有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讓班上學習成績優秀、品德良好的學生,介紹學習經驗;其五,找個別學生談心,以愛心、熱心感化學生,使他們從榜樣中吸取力量、獲取源泉,激發學生積極向上,勇于拼搏。
2 小孩不小、注意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班級是進行教育、教學的單位,只有營造一種活潑、和諧的班級氛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陶行知先生曾寫了一首發人深省的小詩:\"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還要小。\"可見對學生主人地位尊重的必要性,于是我們注重了:其一,根據小學生調皮好動、好勝心強,喜歡新鮮事物的年齡特點。教師應給學生提供各種條件:在班上組織靈活多樣,富有情趣的課外活動,如表演、出個人小報、體育競賽等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責任感和義務感,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與自制力。如科技月,組織學生每人至少看一本科技書,展開想象的翅膀人人動手制作科技作品,班級出一期板報。通過實踐,學生從中懂得凡事要多動腦筋,找竅門,體會手腦并用的益處。又如校園藝術節,班級開展了\"詩歌朗誦會\"、\"小小故事大王\"、畫一畫\"美麗的吳江\"、\"我喜歡的景點\"攝影賽、\"小廚師\"等活動,形式多樣,趣味性強,學生有了顯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參與意識日益加強,自理自治能力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掘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其二,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從而認識到自己可以管理自己,關心集體,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責任心并鍛煉膽量。陶行知先生說過;\"學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動,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規則,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學校宣布獨立,乃是練習自治的道理。\"于是我們要求學生認真做好值日班長制,如實填寫《值日班長班務志》,在班會課上,讓學生寫一寫《老師,我想對你說》,架起溝通師生的心靈之橋,鼓勵學生大膽地向老師敞開心扉,傾訴自己的煩惱與困惑。課堂上,教師多用肯定、贊揚和鼓勵的話語激勵學生,如告訴學生\"你能\"、\"你行\"、\"你可以\"、\"你會\"、\"我相信你\"┉┉等等鼓勵之語言,使每個學生在班里都有成功的機會和成就感。
3 教做學合一、關注學生的個性。
陶行知先生在《每天四問》中談到:\"我提出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第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第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第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第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而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教育于技術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教育對象\"。在現代的時代背景下,學生較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的通病主要是生活較懶散,缺乏自覺性,學習馬虎、勞動觀點弱、紀律松垮,缺乏鍛煉。針對這些情況,在教育時,應細細把脈,慎重下藥。要時刻以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樂育英才\"為座右銘。如我班有個學生平時淘氣貪玩,愛捉弄學生,不論大小,都要欺負,學生見了都躲著他,科任老師見到他也都搖頭,每次一聽到告狀,我又氣又急。可是轉念一想,欲速則不達,不僅會使我的良苦用心落空,還會導致矛盾激化,甚至產生事與愿違的負教育。我經過冷靜、耐心地尋找原因,發現他還有好的一面,動手能力強,在各項活動中處處表現出爭強好勝。因此,我采取激勵的辦法,抓住有利時機幫助他轉化。我抓住這一有利的時機,及時表揚,樹立其信心。由此可見,教師只要做有心人,就能細雨潤物,潛移默化。
4 關心學生的生活世界、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
\"種花要知百花異,育人要懂百人心\"。教師播灑的一片愛心,是促使學生上進的雨露。教師對學生除了要有愛心,還要注意工作方法。我班新來了個插班生。他是外地人,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跟班上的學生不一樣,學習成績很差。剛來時,我一看到他的考卷,就不由得皺起了眉頭,語文、數學成績合起來還不到三十分。這下子,我還真有點擔心了。后來我細細一琢磨,我們對待任何學生應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于是,我課堂內多鼓勵、多啟發,發動班上的好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幫助他,遇到不懂的題目老師及時解答、引導,促進了他的學習積極性,樹立了信心。課堂外,多次找他談心,幫助他排除心中的疑問。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他的語文、數學成績均得到了良好。學生雖然個性各異,但每個學生都有創新的潛能,這一點,我佩服陶行知先生的遠見卓識,他曾振臂高呼:\"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人人是創造之人。\"
為了有的放矢,提高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我把全班學生暗中分成好、中、差三類,每類學生都幫他們制訂適合他們期望的詳細學習目標,每周的班會都要表揚班內學習進步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任務,都有爭第一的思想,班內很快形成了你追我趕,互幫互助的學習風氣,同學們的學習成績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