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很多大學生養成了平時不學習、考試前突擊的學習習慣,這對大學的學風建設提出了挑戰。而以“早報、早讀、早鍛煉”作為理念的“三早”活動,近年來頗為流行,實踐證明:將其運用于學風建設之中,能夠為學風建設注入新的能量。
【關鍵詞】“三早” 學風建設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4-0061-01
大學生“三早”活動,顧名思義,即在每天早上讀一份報紙、吃一份早餐、鍛煉一次身體,在一天事情還沒有開始的早晨享受物質食糧,為一整天的工作學習奠定肚子的基礎;享受精神食糧,為有意義的人生每天增加一點分量;享受鍛煉的快樂,為健康的人生奠定量的基礎,直至實現質的飛躍。
一 加強學風建設的重要意義
1.學風建設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
努力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積極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高校教育的目標。而高校內部的人才的模式是否成功,也取決于學校的學風建設力度與校園的學習風氣,優良的學風對于學校的人才培養可以說是事半功倍。不僅可以在高校內部形成教師與學生的良性循環,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其社會競爭力,提高學校的整體實力水平。
2.學風建設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
高校校園學風的好壞直接影響學校學生成才的效率。良好的學風建設可以增強學校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對于學生的道德素質建設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即讓學生秉持實事求是、積極進取、嚴謹踏實的優良作風,在求學、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3.學風建設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
學風是校風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良的校風在學生的學習、生活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良的校風建設分為軟件與硬件兩方面。硬件即是校園環境、教學設施設備;而軟件,就是在精神層面上的精神風氣。只有這兩方面都建設到位,才能真正培育出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品學兼優的優異學子。
二 大學生“三早”學風建設與發展工作的措施
1.加強主動學習意識教育
學風反映了一個學生最為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質,要從根本出發加強學風建設。首先,學生工作的基本就是思想工作,這是決定學風建設的內因所在,幫助和指導對自己的學習生涯進行預見和規劃,有條不紊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明確學習動機,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枯燥的學習中尋找快樂。輔導員應該有目的、有條理、有規劃地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教育,多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在生活上和學習上的問題和困難,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壓力。此外,輔導員應該將“早報、早餐、早鍛煉”的思想傳授給學生,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整體上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這是提高學生學習動機的無形力量。
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近年來,隨著“終身學習”的概念普及,各大高校也開始實行擴招的招生模式,更多的學生獲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但從高考成績中不難發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還是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尤其地方區域不同,學習習慣、基礎都大有不同。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想要班級養成良好的學風,就要求班上的學生成績優良、工作能力強。班上的學生只有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夠實現學生在班級上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學生干部應充分發揮在教學老師和輔導員之間的紐帶和橋梁作用,將“三早”作風傳遞到班級的每個學生身上,并隨時向教師反映班級同學在學習風氣上的問題,幫助他們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教學與行政齊抓共管
教師是班級學生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良好的師德教風也是學風形成的基礎之一,教師自身對于教學和科研的態度,對學生的教導方式,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教師應該帶頭踐行“三早”作風,以良好的師德教風帶動班級的學風建設,做到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充分發揮教師在學風建設中的主導作用。為此,在以班主任、輔導員為基礎的教師隊伍體系中再加上任課老師的部分,就能實現對于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和引導,傳達“三早”的理念。任課老師也應幫助輔導員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狀況,及時解決學生們厭學、學習效率低等問題,分析造成學生這些心理問題的內因和外因,并將這種情況同輔導員和行政老師進行及時溝通,雙管齊下,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整個高校的學習風氣。
三 結束語
加強學風建設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加強學風建設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現實需要,加強學風建設,創建優良學風是建設高品位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大學生“三早”活動,能為學風建設注入新的能量。通過加強主動學習意識教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與行政齊抓共管等措施,踐行“三早”活動。
參考文獻
[1]張海英.學風建設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時代人物,2008(7)
[2]廖忠友.論大學生學風建設[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S1)
[3]任曉勤、孫愛花.關于大學生學風建設的思考[J].神州,2011(14)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