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高職藝術設計教育快速發展的同時,還面臨著一些諸如政策不力、辦學質量不高等問題,本文就影響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的幾個因素作了簡單的分析與總結。
【關鍵詞】政策環境 面向市場 提高質量 突出特色 就業導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4-0089-01
一 良好的政策環境是基礎
發展高職教育既要靠提高認識,增強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還要靠良好的政策環境來推動,為高職教育營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是保障其健康發展的基礎,政府不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更需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和完善有利于高職教育發展的相關政策。
政府主要是宏觀管理,通過政策、法規等對學校進行宏觀指導和監督。具體職責包括:要把發展高職教育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作為基礎優先性產業發展;統籌布局,組織協調各方面的力量興辦高職教育,優化配置教育資源;對職業教育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進行全面監控,建立督導評估制度;調整招生培養政策,如加大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對高職教育資源實施必要的保護政策等。根據高職現實的發展情況,其關鍵是加大經費投入。政府應加大投入,體現政府發展高職教育的責任,促進高職教育的發展。
二 面向市場辦學是立足點
面向市場辦學應是發展藝術設計教育的立足點,既可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又能增強高職院校的辦學活力,促進高職教育的發展。
高職院校要在市場機制中求得穩定而快速的發展,必須加強對就業市場的調研,了解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狀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根據產業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要求明確辦學目標,確定人才培養的層次、規格和數量,調整學校的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以提升畢業生與社會需求的緊密度,提升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三 提高質量是關鍵
對于高職教育來說,滿足社會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是提高質量的核心目標。在日常教學與管理中,可以通過課程體系改革和專業設置等具體方法來保證這一目標的實現,高職院校應積極與市場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需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
學校課程設置的關鍵是正確處理理論性與實用性的關系,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除注重基礎理論學習外,還應高度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積極推行與工作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鑒于此,高職教育可通過市場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按照市場需要開展職業培訓,與企業合作開展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使企業在分享學校資源優勢的同時,加大對學校的支持力度,使學校在校企合作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四 突出特色是興旺之路
高職教育的培養可以根據地方特色經濟開設特色專業,使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具有鮮明的地域性特征,符合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可發展校企互惠互利、雙贏共生的深層次機制,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發揮市場和行業的牽動作用,使學校的教學與新技術發展水平保持同步。同時,學校的新生力量也可以為企業注入活力;在安排實驗課程的同時,高職院校還應積極調整辦學模式,創辦校屬的企業,使學生擁有穩定的實訓基地,驗證所學的理論,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突出特色,要求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應是具有在一線工作經驗的“雙師型”專業人員,在教育學生時做到從實踐經驗上來指點學生將理論與實際很好地結合,把實訓上升到理論水平,使學生受到正確的專業引導。
五 就業導向是必然選擇
就業導向,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堅持就業導向,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主動適應市場,及時調整專業培養計劃,培養社會和企業需要的人才;加強學校與人才市場和用人單位的聯系,加強就業基地建設;加強實驗實訓建設,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將職業指導融入學生培養的全過程等。這些措施可以引導學生明白未來職業必須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明確在校期間努力的方向,從而保證了學習的方向性,把在校學習和將來的就業有機地結合起來。
另外,在鼓勵大學生創業的良好政策環境下,鼓勵大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點和專業特色進行創業也是一條適合性教育之路。這樣,大學生創業以學校的優質資源為依托,以學校教師的文化資源為支撐,可以提高創業的有效度和成功率,既是高職院校踐行實踐性教育的科學之路,也是對就業的有效疏導。
六 結束語
現代教育是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高職院校只有積極改革創新,才能培養出適應當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特色技術應用型人才,為弘揚民族文化、繁榮文化創意產業經濟作出貢獻。為此,高職院校除了需注重技術應用能力培養、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外,人文精神和文化素養的培養也不容忽視,必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以及敬業愛崗、樂于奉獻、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
參考文獻
[1]王慶龍.全國職業技術教育“九五”規劃學科調研綜述[J].職教論壇,1995(9)
[2]龍安梅.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探討[J].文化與藝術,2007(8)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