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評價是保障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音樂類專業技能小課由于其授課模式的特殊性,一直與常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不相適應。筆者從音樂類專業技能小課的專業發展規律和授課特點出發,構建了音樂類專業技能小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以服務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課 教學質量 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4-0093-01
一 音樂類專業技能小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個性分析
第一,學生評教的不準確性。根據羅伯特·費爾德曼1977年的研究,當學生評估的數量達到或超過20人時,學生評估的可靠性就能勝過最好的客觀測驗。①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音樂類專業技能小課教師每人平均帶8名學生,有的教師只有3名學生,因此,學生評教的可靠性偏低。同時小課采用“一對一”授課模式,情感因素常常會影響學生評價的準確性。
第二,音樂專業的獨立性以及音樂專業授課模式的特殊性,導致同行和專家評教的困難。作為音樂學院除聲樂、鋼琴專業需要大量教師外,其他專業小課教師往往只有一個。專業的隔閡以及授課模式的差異會導致同行、專家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困難。
二 音樂專業技能小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
1.體系的構建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就是人們在課堂活動當中,主體對教學客體的認識活動,也是主體對客體教學活動價值判斷的過程。這個過程凝聚著人們價值意向、情感特征和行為習慣。音樂類專業技能小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也應由學生評教、同行評教和專家評價三部分構成,但是三者的比例要進行適當調整,筆者建議比例為50%、25%、25%。(各學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作調整)。
2.指標體系的構建
第一,學生評教指標的設計②(總分100)。學生評教指標分成教學態度、教學能力、教學內容、教學效果和交流互動五個方面。評定標準按照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很差五個等級劃分,具體指標如下:(1)教學態度(20分):明確告知課程在知識結構中的地位、目的、要求和考核方法;要求嚴格,保證上課時間;敦促我的學習,關心我的專業發展。(2)教學能力(20分):因材施教,深入挖掘學生專業發展潛力;思路清晰,表達流暢,舉例清晰明確。(3)教學內容(25分):曲目布置和技能培養成系統、有體系;啟發我從多個角度理解技能提升,激勵我努力學習;提供課外資料和藝術實踐平臺。(4)教學效果(20分):掌握技能的方法,拓展專業技能發展的空間;啟發學生的思路,使學生獨立思考。(5)交流互動(15分):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活躍;將課堂教學作為平等的探討機會;誨人不倦。
第二,同行評教指標的設計(總分100分)。同行評教從教師基本素質、課堂教學、教學改革與建設、教學能力與效果四個方面設定評價指標。具體指標如下:(1)教師基本素質(20分):具有積極向上的情感力量、堅強持久的意志力量、鮮明獨特的人格力量;尊重學生、平等待人、處事認真公平;尊重專業,不斷探索和追求;關心愛護學生,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和魅力,言傳身教,引領學生發展,深受學生愛戴。(2)課堂教學(30分):授課能力強,教學效果好。專業技能精湛,具備召開個人音樂會的素質和能力。(3)教學改革與建設(20分):積極參與教研室活動和教改工作,在課程資源、教材、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有所創新和改革,有教改論文、項目以及著作等。(4)教學能力與效果(30分):教學基本功扎實,無教學事故,參加教學示范音樂會,公開課得到認可,能指導學生參加各類藝術實踐活動。
第三,專家評教的指標體系(總分100分)。專家評教指標體系由講課內容、教學方法、態度、藝術、效果和主觀性評價幾個部分構成:(1)講課內容(25分):內容充實,重點突出,以生為本,因材施教。(2)教學方法(25分):深入淺出,啟發思維,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3)教學態度(20分):嚴謹認真,備課充分,精神飽滿,講解透徹,關愛學生。(4)教學藝術(10分):講課熟練,教學規范,語言精練,層次分明,有感染力。(5)教學效果(20分):出勤率高,氣氛活躍,秩序井然,留有思考,富有啟迪。(6)主觀性評價:該教師在教學上值得肯定之處和應改進之處。
三 相關保障措施的建立
相關保障措施的建立:(1)建立同網評相適應的評教手段,以最大化地去除個人情感因素為基本,保證公平、公正。(2)建立科學、規范、高效的管理制度,做好定期、定質、定量的數據統計和分析。(3)建立有效、完善的信息反饋機制,保證信息反饋的及時和準確。(4)建立教師發展追蹤系統,將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歸納存檔,建立網上檔案,通過對比分析研制教師發展的追蹤系統,保障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教師個人的成長。
注 釋
①魏紅.高校學生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可行性研究[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3(6):68~72
②王靖、陳怡君.高校學生評教指標體系初探[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10(5)
參考文獻
[1]北京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評價體系與案例研究課題組.課堂教學技能與評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李慧燕.教學評價[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周永凱、田紅艷、王文博.現代大學教學評價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
[4]鐘桂英、劉威、詹曉東等.發展性高職教育教學評價[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