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就是“教師——文本——學生”之間的對話過程,是生命與生命的交流。而多媒體課件正是教師、文本、學生之間交流的橋梁。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可以創設一個優良的情境,使抽象且難以理解的知識具體化、實物化,開闊學生的視野,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直觀、富有感染力。
【關鍵詞】多媒體 語文教學 開闊視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4-0130-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就是“教師——文本——學生”之間的對話過程,是生命與生命的交流。而多媒體課件正是教師、文本、學生之間交流的橋梁。多媒體給語文課堂帶來了精彩,帶來了生機,帶來了新的局面,有力地促進了雙贏目標的實現。正確適度地應用多媒體技術能更好地展現語文課堂的魅力。
一 巧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只有興趣越高,學習效率才會越高。多媒體集“聲、色、畫、樂”于一體,把學生難以見到的事物展現在他們面前,強化感知,創設特定的情境,以情激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探索欲望。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如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時,一上課就用多媒體播放到處是廢墟的地震實況,讓學生說說看了錄像后的感受,然后告訴學生,地震是殘酷的,它使很多人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當巨大的地震災害降臨到美國洛杉磯時,有一對父子演繹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課。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都迫不及待地翻開課文去感受父子情深的感人故事了。又如在教學《倔強的小紅軍》一課時,課文所描述的故事發生在長征途中,那段歷史背景與學生所處時代有一定的差距,為了讓學生理解甚至“進入”當時的特定環境,上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紅軍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過草地的視頻。一支面黃肌瘦的紅軍隊伍猶如一條長龍艱難地行進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之中,他們極度疲勞,忍饑挨餓,步履維艱……這些畫面再配以教師富有感染力的解說輔助教學,使學生深深地感受到條件的惡劣,長征的艱險和革命先輩的頑強毅力、崇高人格,使其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起了情感上的共鳴。這節課,教師巧用多媒體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奏好了這堂課的“序曲”,敲響了動人心弦的第一錘。
二 巧用多媒體,化抽象為具體
由于多媒體可以提供聲像并茂、視聽結合的客觀世界的表象,將抽象、概括的文字符號轉化為形象可感的東西,使文字與客觀事物之間建立了聯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起到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為學生的理解創造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
如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課,筆者認為小青蛙的生長過程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于是在教學時,首先讓學生們憑借自己生活中的經驗盡情地說說青蛙的生長過程,但由于現在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很少到田野中去玩,即使去玩了,也都沒能認真觀察,因此,幾乎沒有人能說清楚青蛙的生長過程。對于他們來說,小青蛙的生長過程太抽象,于是我就抓住這個學生想說又說不清,越說不清越想表達的時機,播放了一段優美的多媒體畫面:在美麗的池塘里,一群青灰色的小蝌蚪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慢慢地長出了兩條后腿,接著長出了兩條前腿,然后尾巴變短,最后尾巴不見了,并配上《小蝌蚪》的歌曲。絢麗的色彩,動聽的音樂,迷人的畫面,不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對青蛙的生長過程一目了然,伴隨著多媒體課件,在看看、唱唱、演演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青蛙生長過程的理解和記憶。這樣,就把這個難點形象化、直觀化了。
三 巧用多媒體,開闊學生的視野
計算機多媒體能為語文教學提供翔實的背景資料,將某一閱讀對象還原到當時具體的自然社會情境中去,幫助學生較深入而準確地理解語文教學對象。讓學生在多媒體教學中理解,在拓展中提高,在交流中升華。
如教學《衛星比武》一文時,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要求學生掌握偵察衛星、氣象衛星、導航衛星、通信衛星、資源衛星等人造衛星的特點及其用途。為了便于學生掌握這些高科技知識,我課前上網查閱、收集了大量國內外關于人造衛星的文字和圖片資料并建立了一個資料庫,根據學生的閱讀需要提取相關的資料。這樣不但使學生掌握了書本上的知識,還拓展了知識面,了解到了國內外先進的科學技術,使學生從情感上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愛科學、學科學的教育,同時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多媒體教學使學生的認知面不再局限于課文中那些單調枯燥的文字上,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從多角度、多層面理解文中的思想內容,在愉悅的體驗中感知知識、探究知識、接受知識。多媒體技術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更多、更全面的知識。
總之,多媒體技術能撥動學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樣緊緊吸引學生。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善于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為學生的多樣化學習創造理想的環境,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場所,從而讓語文課堂精彩紛呈。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