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體驗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滿足自身的要求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它始終伴隨在人的認識過程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如何讓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而且同時又是水到渠成地獲得“知識技能”?在實際教學中,人們過多地關注認知教育,而忽視情感陶冶和意志鍛煉,這樣不僅不符合政治課既教書又育人的教學目標,而且在課堂中不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和諧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帶著積極的情感去教,用人格魅力感化和影響學生,喚起學生美好的情感體驗。這樣,在政治課教學中,有了情感體驗的成分,多了親近感,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就明顯增強,同時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師生間的認同感。由此可見,充滿情感體驗的課堂是教學雙方互動最好的催化劑,也是把知識學習和情感體驗統一起來,從而構建和諧政治課堂的關鍵所在。那么,如何使學生更好地獲得情感體驗呢?
一 貼近生活,豐富情感
新課程以廣闊的自然和社會做背景,與學生的實際有著廣泛的聯系。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習經驗,幫助他們處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引導、啟發學生關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在生活中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成為生活化的課堂。過去的課堂所傳授的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并不緊密,因此培養出來的學生在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時常束手無策。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時時洋溢著生活的氣息,如在講解《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一課時,筆者首先讓學生說出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受到過哪些挫折?因為自己有親身感受,他們都非常踴躍地舉手發言,有的說自己的父母離異了,有的說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還有的說自己的身體受過傷……在這之后,我很自然地提出了兩個問題:“我們的人生為什么會產生挫折?”“面對挫折我們應該怎么辦?”而這也是同學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所以在下面的講課中,同學們始終以積極的情緒參與課堂的各個環節中,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 關注熱點,激發情感
從當前形勢、時政問題、社會熱點問題等入手,根據教材內容,利用近期發生的國內外重大事件,激發學生情感和探究欲望,是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的重要途徑之一。在講解《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一課時,我把事先搜集到的有關“達沃斯”的圖片和相關資料展示給大家,使大家了解達沃斯的由來,以及達沃斯會議的重要影響,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今年,達沃斯會議為什么會選擇在我們大連這座城市舉辦?”此時,學生的情緒非常高昂,從不同的角度列舉大連的優勢,從側面也表明了我們國家的實力一直在不斷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也在不斷提高,進而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更好地進行了情感教育。
又如《參與政治生活》一課,課前讓學生通過上網、報紙等方式了解有關全國人大的資料,接著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小組討論:在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是如何體現的?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你準備提出哪些建議等知識點,讓學生根據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歸納得到知識。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點與社會熱點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關心國家大事,更有助于教師幫助學生理解黨的方針、政策,培養學生情感和價值取向以及學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 激發興趣,調節情感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活動的內驅力,通常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政治課比較枯燥,而且理論性較強,不易被學生接受。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手段創設情境,將教師的感情融入到認知活動中,如通過漫畫展示、多媒體的運用、游戲和競賽等方式,使政治課枯燥的內容趣味化、抽象的內容具體化、詳實的內容淺顯化。讓學生在一個愉悅、寬松的環境中學習,使抽象的理論閃耀出情感的色彩。漫畫簡潔明了,蘊涵著深刻的哲理,極富趣味性和幽默感,恰當地把漫畫引進政治課堂,能豐富教學內容,寓教于樂。如筆者在講《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一課時,展示了《今天我值日》和《新生》兩幅漫畫,《今天我值日》這幅漫畫畫的是在學校組織的大清掃中,學生在操場上踢球、玩耍,而真正在教室里清掃的卻是學生的家長;《新生》則描述了新生開學時,家長寸步不離、大包大攬的場面。漫畫非常簡單,使學生看后感受到現在的青少年缺乏自立能力,存在依賴思想,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人要擺脫依賴思想,培養自立能力,就一定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這種方式不僅能激起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還能提醒學生體諒父母、關心家人。
另外,我還注意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如經常播放一些優秀愛國主義影片的片段和幽默詼諧的漫畫等,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拓展了學生活動,不失時機地喚起學生強烈的情感。我們可根據教學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手段來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保持學習熱情,教學必然會事半功倍。
四 轉變方式,培養情感
傳統的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處于居高臨下的地位,成為知識的權威,只注重灌輸、傳遞,成為課堂的主角。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創新思維被壓抑,闡明自己態度和觀點的機會被剝奪。這種單項傳遞和接受的過程由于缺乏情感參與,缺乏交流和溝通,課堂氣氛凝重,從而使教學效果大大降低。在關注情感體驗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帶著積極的情感去教,可使其心情舒暢,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激發出智慧的火花;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去學,可使其充滿學習的熱情和探索的欲望,注意力集中,思維活動處于最佳狀態,從而達到獲取知識快,保持記憶久的良好效果。因此,政治教師要通過研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等多種方式來幫助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并努力探索相對應的教學方式。如我對“資源問題”教學過程的設計:首先,學生自主獲取一定的資源信息,互相交流對我國資源現狀的認識,感受體驗;其次,通過對書本資料的閱讀、討論、交流,歸納出我國資源問題的基本特點,形成觀點體驗;最后,思考交流,提出解決我國現階段資源問題的對策。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活生生的、有意識的人,是學習認識活動中的主體。關注情感體驗,可以激活政治課教學,喚醒學生潛能。教師的教學方式更新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了,師生之間交流合作的機會增多了。因此,教師要讓每一位學生參與,讓學生看、想、說,提高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充滿情感體驗的課堂是教學雙方互動最好的催化劑,學生不僅獲取了知識,而且有了態度方面的體驗;不僅學會了接受,而且還學會了合作、溝通和表達,把知識學習和情感體驗統一起來。
五 提升素質,交流情感
在強調情感體驗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良好的行為和美的情趣去激發學生的美好情感,創造一個美的情感交流空間,使學生得到熏陶。教師要用自己真摯的愛,去燃起學生心靈的火花,鼓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在課堂中用充滿愛意的目光、手勢、語言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用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的缺點和不足,就能使學生顯得自信和滿足。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的這種影響,還受到教師平時為人處世方式、態度、習慣的影響。教師只要具有淵博的學識、高尚的品質、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生活態度,就可以增強對學生的感染,起到潤物細無聲般的作用,正如古人所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優秀的個人魅力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產生無窮的力量。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必能使課堂教學中的情感體驗得到更好的貫徹和實施。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情感因素的培養,關注學生情感體驗,構建情感化的政治課堂,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努力創設生動而富有生活化的課堂氣氛,關注每位學生的體驗和感悟,倡導情感積累,促進情感和諧發展,使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得以充分發展。關注情感體驗的政治課教學把關注教學結果和關注教學過程結合起來,把強調認知和強調情感體驗統一起來,給予學生作為主體更多參與教學的機會。
用情感體驗豐富課堂教學,必將使政治課堂成為師生共同學習、共同發展、快樂而充滿活力的課堂。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