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醫學護理教育的職校,肩負著為社會培育新型、優秀技能型人才的重擔。如何讓學生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好護理技能、提高整體綜合素質,更好地為病患服務是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化學教學 重視 醫學護理 課程結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4-0181-01
一 學習化學的重要性
1.課程設置的需要
嚴格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制定的教學大綱進行教學,規定中要求開設語文、數學、英語、化學、體育、計算機、政治等文化課和護理學基礎、解剖學基礎、生理學、兒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內科護理學等專業課,教學過程要求必須達到一定的學時。強調文化課與專業課同等重要,形成文化課與專業課齊頭并進的理念。
2.工作的需要
醫學護理是一門特殊的專業,它對從業人員有特殊的技能要求。護理專業的學生就業后直接面對的是各種各樣的病人,而病人因身體病痛,會在心理上產生很多的不良情緒。作為專業護理人員,不僅要照顧好病患的身體病痛,更多的是要引導病患有一份好的心情,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康復環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更要學好與人相處、與人溝通、與人為善的高尚品德。
3.時代發展的需要
教師在教學中,要逐步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堅持學習,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要培養學生堅持學習的好習慣。這是時代的需要,也是個人自我發展的需要。
二 如何上好中職化學課
1.做好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
在初中,學生只學了一年的化學課程,有的學生甚至都沒有入門就畢業了。而且學生的學習程度大不一樣,因此,到了職教以后,教師不能急于講新課,而應通過問卷和測試等方式了解每個學生對初中化學掌握的情況,之后因人而異地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而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
2.優化整合課程結構
從中職生所學專業的實際出發,以培養適用于社會、具有專業技術能力、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優秀人才為導向,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課程。如在給護理專業學生上課時,教師把教學課程側重于一些化學反應影響到日常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使學生能及時地理解教學知識,并能鞏固所學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分散難點,引導學生動腦、動手實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針對大量的廢氣如Cl2、CO2、NO等,如何用化學手段加以回收和再利用,工廠廢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酸雨的成因及對策等選題,把學生分成化學興趣小組,課上討論,課下研究。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室開展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動手中培養操作技能,掌握操作方法,這樣認真分析實驗結果,反復論證實驗方法,既可以優化課堂教學,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在交流與合作中培養團結協作的意識,化學邏輯推理意識和反思意識,深化對操作流程、化學物質、化學反應的認識和理解。
3.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
化學是以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借助于實驗學習可以清晰地了解實驗過程,觀察反應變化進而了解物質的化學性質及反應原理。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一些演示實驗,用圖片、動畫等效果替代傳統枯燥的理論講解,打破學生學習化學課程興趣低下的情況。化學教師應及時更新教學理論、大膽探索求新,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可以放大化學分子結構,洞察化學反應過程。通過形象直觀的動畫模擬,增強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豐富課堂教學環節。
4.關愛學生,激發學生的自信心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滲透著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教育,教學是師生雙邊的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的相互過程。這個過程師生雙方是平等的。首先,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為學生營造出一種濃濃的課堂氣氛,教師應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對他們的關愛和溫暖;其次,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后進生更需要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尤其是護理專業的學生,她們以后是為病患服務的,更要有愛心和耐心,因此教師要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她們。
5.改變教學效果的評定方法
中職學校培養的是實用性人才,需要學生掌握并運用護理程序,實施護理干預,同時要提高人文知識修養和動用操作等綜合能力。因此,不能用一張試卷對學生進行考量,教師應結合護理專業學生實際的課堂成績、實踐操作能力、案例分析能力、臨床實踐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價。這些評定方法對學生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日后成為優秀的護理人員打下基礎。
三 結束語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雙邊活動的過程,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我們應當以培養中等職業應用型人才為宗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做一個指導學生學習的引路人。現代護理教育理念是培養全方位、高水平的優秀護理人員,作為中職化學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素質,緊跟現代醫學發展的步伐,不斷改革教學方法,為培養優秀的醫學護理類人才做出努力。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