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出價》是意大利電影新貴朱塞佩·托納多雷作品,《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天倫之旅》導演的蟄伏之作。相比前面提到幾部目中無人兀自述說口碑自在人心的片子,《最佳出價》無論從故事還是結構賣相上,都有商業片氣象,一個音樂好聽名畫耀眼的騙局故事,這點真服氣歐洲人,騙局文化指數照樣高居不下。
開始我以為是一個現代莊園的故事,類似《簡愛》那種,只不過傷痛加身怪癖傲慢的羅切斯特先生換成了一個年輕貌美別墅“穴居”女孩,而從外偷窺脆弱愛慕的不是又窮又不好看的簡愛,換成了六旬富有孤僻只愛藝術品不愛人的杰弗里·拉什出演的拍賣師。澳大利亞藉奧斯卡影帝杰弗里·拉什,很適合扮演“鋼琴師”、“拍賣師”這種專業問鼎、彷徨死寂,內心春水一旦蘇醒鐵定泛濫成殤的人物,加上曾經浸淫莎士比亞和維多利亞題材影視劇多年,身上不怒自威不矜自貴拒人千里的英倫范讓人迷戀。
富有權威坐擁名畫佳麗從未搞懂過女人的古董鑒定師拍賣師,在生日早晨接到神秘女子電話,請求他親自去給一個古老別墅中的字畫和家具估價。之后女子屢屢爽約,吊足胃口,她以一個空曠恐懼癥神秘蒼白沒有任何社會關系的病態美的形象,一點點打入拍賣師塵封的心,如同打撈蒙塵殘破古董名畫真品的過程,迎合了拍賣師險中探寶別具一格的性格和偏好。這樣的老男人,你咕咚扔他面前一個艷麗現代巧嘴女郎,他看都不會多看一眼。他眼中的寶,必定脆弱,年代久遠,深藏不露,需要法眼辨識,輕拿輕放小心翼翼呵護,就像騙局中為他量身度做的與世隔絕容易受傷的女子克萊爾。
124分鐘的電影,漫長的鋪墊,從女孩接電話有意暴露那場戲,就看出是騙局了。歐洲電影節奏真是慢啊,即便是朱塞佩·托納多雷的商業巨獻,也是照樣我行我素。不禁想著如果換成科恩兄弟會拍成一個多么速度與激情和黑色與惡搞的片子。騙子是沖拍賣師的一屋名畫去的,因為騙局精湛,細節用心,騙子本人就像好演員一樣,難免用情難拔,形成被害人和罪犯之間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反向的感情流,所以克萊爾戲演成功即將實施前夕,緊緊擁抱老拍賣師,說無論發生什么,你要相信我是愛你的。那一刻她眼中有淚,感情是騙送一,不能說一點沒有。所以被洗劫一空的老拍賣師最后也沒有報案,而來到布達佩斯廣場的日與夜餐館,心甘情愿等待一個永遠不會來的女人,他就是信曾經給他世界上最大歡愉的女子會來。真作假時假亦真,這是電影的主題之一。任何假的的東西,多少都有真情附著其上,比如上等贗品,因為本身就傾注了仿造者的情感,自有其價值。這是騙子秘籍,全假的東西騙不到人。另外一個主題就是千萬不要小看對你俯首帖耳惟命是從了如指掌的人,他們放棄自我和尊嚴蹲下來,就為了有一天要站起來給你致命一擊,仇恨聚集就在月月年年的周到效力中。就像拍賣槍手比利對杰弗里·拉什老爺子做的那樣,一舉掏空。拍賣師一生積攢的名畫,多數是靠比利里應外合給他搞到的,拍賣師先把所覬覦的名畫利用手中權力鑒定為贗品,壓低價格,在拍賣會上,讓比利做槍手買回。比利也是一個畫家,但從未入過拍賣師法眼,他只能毫無自尊地掙點違法槍手錢,恨意和不甘經年集聚,于是策劃出精美無瑕的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