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倫敦有個被阿拉伯移民占領的小鎮,叫海斯(Hayes),距離市中心要20分鐘火車。這個小鎮里找不到一間體面的咖啡店,但就在火車站旁邊卻有個環境舒適、價格合理的staycity。想到預算,還是可以省下不少,用于別處。
對我來說,要搭乘火車才能了解這個城市。清晨7點離開處所,搭上去Paddington的火車。要是您嫌我起得太早,請再多睡一會。倫敦哪也不去,就在那里。只不過這個時間不至于被擠得體無完膚又能看到最好的陽光灑在那些老得讓人骨頭酥軟的建筑上。
到達Paddington車站,步行穿過海德公園,沒人知道你會看見誰或者什么。依心而定,找個干凈的咖啡館兒,再次用味覺打開這一天。對于倫敦的咖啡館兒,太多人有話要說,我卻喜歡聽,不論是在大型連鎖或者小眾特色。每個在這城市經過的人都有故事。畢竟,一杯咖啡換一個故事,口感顯得略不重要。前方圓桌,藍眼睛的實業家會問自己的女友,你知道我們為什么右(right)側駕駛。女友端莊又不失可愛地低著頭,承認自己只知道right的雙關語“我們在對的一側駕駛”,但不知道原因。男士唇齒間輕輕吐出關于拿破侖的典故。之后便彼此告別,投入這天的工作。右邊用早報擦臉的老人家,實在性別難辨。只好禮貌性地使勁用余光,趁他/她翻頁的瞬間,努力識別一下。接著再自嘲一遍自己的行為后起身離開。

還有另一個我建議您早起的原因,便是過了早時,純正的倫敦腔都不會逗留街上。但也許這一點并不打擾你,反而你更想享受服務。尤其以購物為目的的旅客,這時會選擇搭乘幾站地鐵到OXFORD STREET。這個區域永遠喧鬧忙碌,但也許走過三個路口都沒有一個倫敦人。例如年輕時尚的selfridges商場以及所有其他倫敦的老店都有中文售貨員,他們大都高鼻子。2013年英國國會在是否加入申根國家一事上又陷入了激烈的討論。結果當然是左右為難。但走過這兒的人都不得不承認:人人愛倫敦。
相比喜愛購物的游客來說,我更喜歡穿越海德公園后向著河邊漫步。這時必定經過Exhibition road,選擇值得一看的展覽。 Albert and Victoria museum經常有大型攝影展出,票價適中。而歷史自然博物館會經常舉辦免費的藝術體驗來吸引市民和游客互動。其他小型展覽館也會有著很多London Only的或者倫敦首站的小眾藝術展覽,給了萌芽期的年輕藝術家足夠的包容和機會,也是追求小眾藝術的游客或收藏家的淘金地。而且,看展覽的人也是風景,或是情緣,自己品味。就這樣等待到日暮時分,走到河邊,遠觀LONDON EYE,再搭上回程的火車,睡個好覺。便是不錯的一天。若稍有留戀,Covent garden有著像夜市一樣的小食和許多工藝品的攤檔夾雜各類小型精品店于其中,另有音樂家現場演奏、連街的酒吧,足以讓追求個性化的小眾在此找到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