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指人們在某種動機推動下,在達到目標的道路上遇到無法克服的阻礙和干擾,需要得不到滿足時產生的緊張狀態。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對每個人來說很難避免。現在的學生獨生子女多,家庭條件好,很少受過挫折,一旦挫折來臨,往往一蹶不振。作為教師一定要有意識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我的體會是:
1中學生中幾種常見的挫折
挫折是指在個體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遇到障礙或干擾,致使個人動機不能實現,需要不能滿足時的情緒狀態。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類型也是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1學習上的挫折
學習挫折是指學生因學習上的失敗或偶爾失敗在心理上造成的困惑、不安的情緒狀態。常言道:\"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學生普遍重視分數,每次測驗、考試,成績好的學生都力爭取得好成績,偶爾失誤,便產生強烈的挫折感。有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本想把學習搞上去,但因方法不當,基礎較差,雖經努力,效果卻并不顯著,為此感到心煩意亂、焦躁、不安。長期以往,便會感到自尊心受到傷害,變得自卑,缺乏自信。
1.2人際交往上的挫折
人的心理能力是在交往活動中發展起來的。一個人交往順利活躍,便能心情舒暢,身心健康;而一個人的交往受到阻礙,便會感到心情郁悶,缺乏朝氣,有礙身心健康。 特別是有些女學生,平時關系情同姐妹,有時遇到某些事情,產生了矛盾,便嚴重影響情緒,學習也受到嚴重影響。
1.3情感上的挫折
學生處于情感的脆弱期,往往把感情看得重,自認為自己付出了感情,應當得到對方的回報,但當沒有得到相應的感情回報或回報極少時,便認為受到了傷害,苦悶抑郁,不能自拔。還有的學生因為早戀,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也情緒低落,灰心喪氣。
2培養學生耐挫折能力的基本方法
為了提高挫折忍受力,直至最后戰勝挫折,最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樹立遠大的理想目標。具體來說,培養學生耐挫折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2.1幫助學生正確分析產生挫折的原因
有的人把成功歸因于自己能力強和勤奮努力,而有的人卻把成功的原因歸結為自身運氣好、任務容易等外部原因,而把失敗歸結自己的無能、無用。老師對學生進行歸因訓練時,要引導學生多從自己的主觀上尋找歸因,將其學習、生活的成敗歸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而不要從任務艱巨或運氣等方面尋找不良歸因,從而提高其爭取成功的積極性。
2.2鼓勵學生敢于從心理上接受挫折
首先,正視挫折,從心理上接受挫折。人生逆境十之八九,順境能夠十之一二。在日常生活中遭受挫折不可避免。小到考試失利,競選失敗,受老師批評,與同學起糾紛,大到父母離婚,自己患病,親人突然去世,失戀失業。沒有哪個人敢說他從未遭受過挫折或今后不會遇到挫折。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挫折可以磨練人的意志,催人奮進,使人成熟,最終走向成功。關鍵在于你如何面對挫折。正因為有挫折才有勇士與懦夫之區別,巴爾扎克說: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還是向雪萊學習吧:無論頭上是怎樣的天空我都準備承受風雨。
面對挫折,要做到不灰心,不低頭,不后退,堅忍不拔,敢于向挫折挑戰,要把挫折當作進步的階石、成功的起點,從而不斷取得進步。
王蒙在《人的主動性美德》中告訴人們要相信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不挫折在這里就挫折在那里,得失是大致平衡的,這里跌了,那里會得;這里得了,那里會失。這里的挫折提醒你防備了那里的更大的危險,那里的小失也許準備著這里的大得。這樣的人才是最可愛的:小小不言的挫折不存盤;從一切挫折中學乖,長出息;相信什么難題都有解開的那一天,今天你無法辦的事明天就會有辦法,宇宙有辦法,光陰有辦法,歷史有辦法。你的天大的危難對于歷史來說,連小菜一碟都談不上。
2.3引導學生變換角度看待自己所面臨的挫折
蘇軾曾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面對相同的事物,由于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對待挫折也是這樣。由于人們的人生觀、性格、氣質和生活經驗不同,因此對挫折的看法就有很大差異。因此,學生面臨挫折時,教師要引導他們變換思維的角度和方法,以積極的態度對待挫折,以助他們擺脫挫折困境。
每個人都體驗過挫折帶來的痛苦,而且對那些嚴重的挫折更有著深刻的印象。如何盡量減輕挫折給他們帶來消極影響呢?這就要求他們遭遇挫折后,不要老是把它保留在記憶里,更不要時時盯住不放,而應當從挫折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增強耐挫折的能力,找出抗挫折的辦法。比如,高考落榜了,終日以淚洗面,那當然屬于自我折磨,正確的態度是應當丟掉落榜的痛苦,但不忘記落榜這件事,要通過這件事,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以加倍的努力去開創美好的人生。
2.4揚起生活的風帆,以積極的心態駕馭挫折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矛盾著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是相互轉化的。成敗乃成功之母。面對挫折,聰明的人總是坦然的。大發明家愛迪生、脊髓灰質炎疫苗(糖丸)探索者喬納斯·索爾克等,他們對待挫折(失敗)的心態都是積極的。喬納斯說:\"我這一生中從來沒有經歷過200次失敗,實際上是我做了201次發現,沒有前200次的學習,我不可能得到這樣的結果。\"人生在世,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非常重要,對挫折應有的心態也應是積極向上的。
一位成功者說過:\"百分之九十的失敗者其實不是被打敗,而是自己放棄了成功的希望。\"是的,人與人的差別其實只是一點點,這一點點差別就是對待挫折的態度的不同:在挫折面前究竟是積極進取還是消極退縮。從這個意義來說,成功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始終能以積極的心態駕馭挫折。
挫折面前能以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去支配和控制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于挫折中有所發現,最終獲取成功。若換上一個悲觀消沉者,一個容易被挫折壓垮的人,他的眼里滿是不幸的陰霾,哪里還能看到機遇的影子?又怎能得到成功的垂青?其結局也就必然與積極心態的人相左了。
能以積極的心態駕馭挫折的人,是不會輕易言敗的,他們時刻在尋找著走出困境的新途。苦心人,天不負,他們最終總是能從挫折中發現機會,從失敗中看到成功的曙光。
一個人能否成功,的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對待挫折的態度。能以積極的心態駕馭挫折的人,命運即使讓他錯過了月亮,也必將讓他看到滿天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