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村中學\"思品\"學科現狀
1.1重視程度不夠
眾所周知,初中思品學科在中考中的分數一降再降,從100分到80分、從80分到60分,從60分到現在的40分,考試形式從開始的閉卷,到半開卷半閉卷,到全開卷,再到閉卷,探索和改革可謂是從未間斷,且至今沒有一個明確、合理的分值比例和考試形式。
分數的搖擺和形式的不確定,給老師、學生、家長、社會等眾多影響學生的不確定因素很多的誤導:學科重要性被嚴重弱化。因此,這使得思品學科被戲謔的稱為\"豆芽學科\",思品教師也順理成章的成為\"邊緣\"教師,這極大的打擊了思品教師的教學熱情,也嚴重的制約思品課的課堂效率。
1.2教學資源匱乏
思品教師以及學生,在新學期開始,只能領到一本教科書,但僅此而已,教師和學生都沒有參考書籍、練習冊等,紅花都需綠葉的陪襯,更何況是吸引力本已嚴重喪失的思品課,如此貧乏的學科教師如何能高效的學,學生又如何能高效的學?
同時,教材內容取材多源于城市建設和城市改革,教學內容遠離學生實際,學生與教材產生了嚴重的隔膜,教材不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點,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生多半來自農村,由于家庭原因,導致學生的學習信息來源渠道少,對思品、政治的關注量不夠。加之農村中學基礎設施建設還沒有達到相應要求,多數思品教師的課堂教學只能依靠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婆\"嘴,空洞的說教效果可想而知。
2提高思品課堂效率的途徑
課堂,是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環節。思品教師必須依靠課堂,注重思品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提高學生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最終提高思品課堂效率,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2.1爭取學生參與的課堂
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老師要優化教學資源,在備課時,要將\"教材\"\"學生\"\"學生視覺\"結合起來,以課堂教學設計為主,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注重師生互動活動的設計,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同時還要結合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整合,實現教材的二次開發。
思品課教育學生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課堂上,老師要做出表率,面對學生、尊重學生,用寬容的態度去對待和解決學生在思品課堂上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到理解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特別要關注表現和成績異常的學生,\"急學生之所急、憂學生之所憂\",為學生創設參與課堂的機會,及時予以贊美,鼓勵學生不斷進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整合和對學生的激勵,盡可能的爭取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參與中學習最后學有所獲。
2.2構建師生和諧的課堂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的導入尤為重要,導入語的精彩程度直接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所以在設計導入語時要采用講故事、笑話、歌曲、視頻、動漫等多種方式,使之成為吸引學生眼球和注意力的焦點。
在課堂教學中,要滲透課改理念,采用小組合作、情景表演、小組競賽等方式進行交流討論,讓每個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這樣可以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啟發學生的思維,發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沒有分數過不了今天,只有分數過不了明天\",學習效果的檢測對學生、學校、教師的重要性難以回避,所以課后的練習和檢測必不可少。但是,習題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并且適量。
精彩的導入、靈活的方式、適度的作業、高效的成果,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和諧的思品課堂便是取得高效的保障。
2.3形成獨具的魅力課堂
\"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作為教師,必須要有內涵、有深度、有思想、有特色才能讓學生信服。作為教師一方面要加強自身專業素養、道德修養的提高之外,還要注重自身課堂內外的言行舉止,身教重于言教,努力提高自身的軟實力,形成自己與眾不同、獨具特色的思品課,增強課堂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提高思品課的教學效率的教學質量。
總之,思品學科的地位暫時難以在眾多學科中凸顯,作為思品教師,只有努力的改變自我、感染學生,多管齊下才能不斷提高思品課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