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是知識鞏固的過程,是知識系統化的過程,也是提高學生技能的過程,有人說:\"平時數學教學是載活一棵樹,復習過程是育好一片林\"。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復習的重要性。復習課也是小學課堂教學重要課型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有重要的作用。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小學數學復習課應做到以下幾點:1明確復習目的1.1溝通聯系,\"串線結網\"
小學數學教學網是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編排的,具有嚴密的系統性,知識的縱橫之間有一根根無形的線把它們有機的串在一起。復習課,就是要讓學生通過復習,把學過的知識系統化,使這些知識在學生頭腦中豎成串,橫成鏈,結成網,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這樣不但能加深知識,鞏固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便于將成塊的知識儲存在大腦中,便于今后運用。另外還要在注重知識的系統整理同時,建立基礎的知識網絡,使知識由凌亂、無序變為有序、整體的升華。復習時要由淺到深,層次分明地引導學生弄清知識間縱橫間的聯系,前后溝通,觸類旁通,串點成線,對知識進行加工整理,形成有序的知識系統,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認識結構、通過在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的過程中,使無序、零散的知識變為有序、系統,使所學的知識更加條理化、系統化。使學生收到學一點懂一點,學一片會一面的效果,達到提高、升華的目的。1.2培養學生整理知識歸納方法的能力
知識整理主要對所復習的內容進行分類歸納,有序整理,使其系統化。主要操作是先讓學生初步進行典型練習,尋找發現規律,在此基礎上將零碎的知識系統梳理、綜合,從而上升為可感受的規律和學習方法。教師在這一環節要把握要領,精講善導,生生、師生合作,在練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采用表格、提綱或圖形等形式把有關的知識、規律和方法整理出來。比如、講復合應用題時,應用題是一大難點,涉及類型較多,用到的數量關系也很多,這時我們不應只是就題論題,而應教給學生一些分析應用題的方法。復合應用題解題方法就是分析法和綜合法兩種,要么從已知條件出發推導出最后的問題;要么從問題出發,推到最原始的已知條件。再比如,列方程解應用題,我們科歸納幾類,然后教會學生找等量關系的方法,這樣就可以把內容繁雜的知識歸為幾類,以一般規律性知識去對待多種題目,從而把課本從厚教到薄。這樣將所學知識的邏輯整理出來,使教材的知識結構在整理過程中逐步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并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不同的卻又恰當的方法把獲得的新知識嵌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1.3幫助學生彌補知識上的缺陷
由于學生的認識能力、興趣愛好、意識傾向等存在著差異,因此,對于學過的數學知識,掌握程度上也存在著差異,\"查漏補缺\"是復習課的重要摸底方法之一,教師在上復習課時,結合學生實際,切實把握較差學生的情況,及時的有針對性的彌補他們知識上的缺陷。通過復習能夠做到堵漏補缺,揚長避短,同時查漏補缺也是復習的重要內容。所以在復習前摸清學生\"漏\"和\"缺\"和常見的錯誤,非常重要。要在復習課之前根據相關內容和教學要求做摸底調查也非常必要。需要注意的是調查應以母題考查為主,不出偏題怪題,題量也應適中。然后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對易錯長錯以及容易混淆的問題多變題型,讓學生反復練習,以強化對薄弱環節的掌握和鞏固。2精心設計練習,提高復習效率。
練習是復習課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復習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設計復習課的練習時,要做到\"精心\"二字,并注意以下三方面:2.1要突\"點\"。所謂\"點\",就是要突出復習內容地重點和難點,對重點內容可采用集中性練習;對難點內容則要抓住關鍵,適當分散,而且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要把聯系作為鞏固拓展知識、攻克重難點的有效手段。因此,要根據重難點內容編制和精選練習,講究練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復習概念,要針對概念易混淆的特點,練習題可側重應用\"辨析題\",以加強學生對概念內涵的理解;復習計算則側重運用改錯題或開放題,以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性和計算方法的靈活性。
2.2要講究\"巧\"字。復習練習要技巧,不能盲目練習,否則只會陷入效益不高的怪圈,這就要求教師對每一道給學生做的練習題都要精挑細選,盡量選擇那些內容具有針對性、形式有選擇、思維有逆向性、視覺有廣闊性的習題給學生做,讓學生通過練習得到全面的訓練,進一步提高解題的技巧。
2.3練習設計要有\"度\",在復習中,個別老師喜歡大搞\"題海戰術\",這是一種過度的、重量輕質的低效率復習手段。無形中加重學生復習的負擔,會使學生厭學。因此,在復習題的選擇上,要在\"度\"字上下功夫,要認真挖題,做到恰如其分。這就進一步要求教師從大局著眼、從精練出發,盡量選擇對學生平時易錯環節,讓學生在精煉上真正獲益。如:在\"小數整理與復習\"中,我讓學生介紹家鄉的面積、人口、財政收入等數據,從而使學生自然而然應用了小數,增加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要防止復習課上形成以下幾種形式:3.1把復習課上成練習課。
教師課前盲目地大量收集習題、試卷,讓學生在題海里苦戰,采用\"練習\"——校對——再練習——再校對\"的教學方式,這樣的復習,教師教的累,學生學的苦,往往收效甚微。復習時,在充分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弄清難點、疑點所在,針對學生實際,精細選擇典型性習題,讓學生在精選的練習中,有目的的完成對知識理解程度的再提高。 3.2\"偏重難題,不注重基礎\"
這樣做不符合課標所體現的\"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理念。應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有足夠的基礎訓練題,有適當的綜合練習題和少量的發展性題目。 3.3復習課上\"炒冷飯\"
總之,復習課不是對所學知識的簡單的重復再現,而是把舊知識轉化,把平時相對獨立地進行教學的知識,特別是帶有規律性的知識,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把已學的知識進行梳理、分類、整合,弄清它們的來龍去脈,溝通其間的縱橫聯系,使之條理化、系統化,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溝通,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復習課教學,教師要吃透課標,根據學情制定備考計劃,切合自身和學生實際,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以及不同的學習方式 ,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未來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