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測量與對比法、行動研究法等方法對如何提高三級蛙跳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了探索和研究,結論顯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身體練習和思維都處于積極的狀態,充分地釋放了學生學習的激情,在樂學、學會和會學的課堂教學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三級蛙跳 課堂教學 有效性
1研究目的
三級蛙跳是初中畢業生學業體育考試選考項目。其完整技術過程是:兩腳自然平行開立站在起跳線后,腳尖不得踩線,原地兩腳同時起跳,連續跳三級。連跳過程中必須雙腳同時落地、同時起跳,三跳之間必須連貫協調完成,不能停頓。要做到連貫協調即每一跳只能擺臂一次不得擺臂兩次或兩次以上。動作結構相對較為復雜,但始終是一種單調,枯燥的身體練習,要合理、協調地掌握動作亦需要花一定的精力。在以往的教學中,通常采用教師先示范講解,然后全體學生聽教師口令集體學習。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不高、動作變形,厭學情緒現象日益嚴重,課堂教學效果差,成績不理想。本文結合本校三級蛙跳單元教學的實踐,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教法,把身體練習與積極思維相結合,通過集思廣益、合作嘗試、展示對比、講評點撥的教學程序;采用分組合作探究學習、競賽評比、游戲教學等教法組織安排教學,釋放學生的學習激情,激活課堂教學氛圍,在樂學、學會和會學的課堂教學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2研究的對象、時間與方法
2.1研究的對象
以我校2011級八年級3至6班,共計198名學生為研究對象。3至4班,共100人,其中,男生52人,女生48人為實驗班;5至6班,共98人,其中,男生51人,女生47人為對照班。
2.2研究的時間
2012學年第一學期
2.3研究的方法
文獻資料法、測量與對比法、行動研究法。
2.3.1文獻資料法
參閱相關文獻資料,并對其進行分類整理與分析,為本研究提供數據和理論依據。
2.3.2測量與對比法
測量實驗前后的數據進行自身對照、比較,分析和評價。
2.3.3行動研究法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檢驗,邊完善,把研究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邊歸納,邊總結,探索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方法,積累有效課堂教學的實踐經驗,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3有效性課堂教學嘗試
3.1教師主動參與,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指一個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及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人認識需要的情緒表現,反映了人對客觀事物的選擇性態度。興趣是需要的一種表現方式,人們的興趣往往與他們的直接或間接需要有關。一個人對某種事物感興趣,就會產生接近這種事物的傾向,并積極參與有關活動,表現出樂此不疲的極大熱情。
體育課的特點是不停學習與不停的實踐的反復循環,老師一味的口令指揮學生進行學練久久之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會使學生失去興趣。教學實踐給我的體會是老師的主動參與會極大地帶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也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程度。
3.2分層教學,科學設置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一刀切,齊步走\"是忽視學生的基礎,脫離學生的實際做法。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把學生的期望目標作為教學目標,以期望目標作為教學指導思想,根據不同層次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要求,使教學目標具有\"彈性化\",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具有彈性化的學習目標。結合各自的目標,自發地、有針對性的決定自己的學習行為,從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確保達成教學目標。男生為例,把全班男生分成三個組,第一組:90-100分的學生;第二組:75-89分的學生;第三組:74分以下的學生。在跳障礙練習時,根據成績的分成不同難度的練習,讓學生有選擇性地練習,同時也可激勵部分未達到級別的學生勇于嘗試,挑戰自我。教師在練習時鼓勵學生完成練習的同時,重點在第三組對學生進行輔導。把主要精力放在后進生的動作技術上,這樣能更好地提高整個班的成績。
3.3人人參與,創設自主合作學習平臺
教學過程不單純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過程,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情感和思想交流的過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創設健康課堂的基礎,是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思維、大膽質疑、積極探索的前提條件。提倡人人參與,創設自主合作學習的平臺,打破以往教師一言堂的現象,采用疑、思、嘗試、對比剖析、點撥的教學程序,采用分組合作學習-競賽評比法-游戲教學法組織安排教學。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和練習興趣,樹立自信心、主動練習,促進提高教學效果。
3.3.1分組合作學習
讓學生自主組合7-9人為小組,開展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由小組長負責,完成每次課的教學任務。教師分組指導、檢查落實。
3.3.2競賽評比法
根據教學安排,組織展示對比、競賽評比,如安排各組選送同學代表本組參加比賽,看誰跳得最遠,通過競賽評比激勵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達成教學目標。
3.3.3游戲教學法
在教學中,通常采用游戲教學法,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4結果與分析
經過我校2011級八年級三級蛙跳模塊的單元教學實踐,分別以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的學習態度與三級蛙跳成績進行比較。
在學習態度方面,從表1可看到,實驗班的學生與對照班的學生在實驗前對學習三級蛙跳動作的認識和學習態度基本一致,沒大差別。在實驗后,實驗班的學生對學習三級蛙跳動作的認識和學習態度明顯好于對照班的學生。
在三級蛙跳成績方面,從表2可看到,實驗前,實驗班的學生的合格率是69%,優良率是22%,對照班的學生的合格率是71.4%,優良率是22.5%,對照班的學生稍好于實驗班的學生;實驗后,實驗班的學生的合格率是98%,優良率是78%,對照班的學生的合格率是76.5%,優良率是43.9%,實驗班的學生的成績遠遠超過對照班的學生的成績。由此可見,在三級蛙跳單元教學中,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教法,進行有效性課堂教學的行動研究,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很好的作用。
5結論與建議
5.1結論
5.1.1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提高了學生主體參與的程度,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交往次數明顯增加,學生的個性得到發揮。學生的學習動機更明確,學習的愿望和學習的愉快體驗更強烈,從內心激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1.2有利于促進學生學會學習
改變教學目標\"一刀切,齊步走\"的做法,讓學生\"人人有目標,人人有收獲\",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思考、主動學習、邊思考邊學習。讓學生學習的內部機制得到充分發揮,促進學生學會學習。
5.1.3有利于培養協作精神
人人參與,創設自主合作學習平臺,學生不再是單干、孤立無援,而是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和睦相處。經常得到同伴相互的鼓勵和教師的指導,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培養了學生互相協作的精神。
5.2建議
5.2.1在動作技術方面
提高三級蛙跳的成績,力量是基礎、蹬擺是技術的關鍵。光有力量沒有合理的技術不行,力量的作用也無法充分體現,技術好而缺乏力量素質也不行。要抓住力量與技術兩個主要矛盾,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特別要提高膝、踝、髖三個關節的協調用力及爆發用力的能力,才能不斷地提高三級蛙跳的成績。
5.2.2在課堂教學方面
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選擇教學方法,采用分組合作學習-競賽評比法-游戲教學法安排三級蛙跳教學,是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為主體,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促進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要及時加以總結,適當給予鼓勵,學生是需要鼓勵的。教師要隨時了解學生的對所講內容的掌握情況。尤其對于基礎差的學生,要多給予鼓勵和幫助,多給練習機會,使他們能保持練習的興趣,自覺完成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金曉峰.論體育教學中的小組合作與主體參與[J].浙江體育科學,2002,24(2).
[2]張勇平,等.學生主體參與體育教學的實質和意義[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4,20(2).
[3]崔允漷,王少非.有效教學的理念與框架[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5,02.
[4]金岳鳳.小組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上海師范大學,2005.
[5]趙靜,趙蕾,王輝.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教學探析[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9(2).
[6]陳劍雄.合作學習在三級蛙跳教學中的運用研究[M].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