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廣東省啟動的中高職銜接試點工作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之一。在充分借鑒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體系的基礎上,由中高職合作開發中高職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方案,中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職業能力模塊庫,實現中高職人才職業能力培養的無縫對接,對推動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工作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 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1-0018-02
廣東省啟動的中高職銜接試點工作旨在探索構建技能型人才選拔和培養的長效機制,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教育部《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職業教育應適應區域產業需求,明晰人才培養目標,注重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在培養目標、專業內涵、教學條件等方面的延續與銜接。但廣東省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工作還沒有根據明確的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建立起一個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因此,充分借鑒國外成熟的職業資格體系,如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對推動廣東省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工作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一 廣東省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目前,鑒于廣東省外向型經濟的特點,企業需要能夠快速上手、工作能力強的畢業生。調查表明,與本科生相比較而言,高職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的初期就能夠迅速達到工作要求,實操能力更強。而對于中等職業教育來說,由于學生的基礎文化素質比較薄弱,用人單位普遍反映雖然實際操作能力強,但特別需要加強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中職畢業生有必要在高職院校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這對于社會發展和中職學生的職業成長都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廣東省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尚未實現真正的中高職無縫對接,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缺乏系統的、中高職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方案
目前,廣東省中高職對口招生院校處于各自為政的狀態,雙方分別根據各自的教育體系培養人才,各自確定課程和教學內容,沒有形成連貫、協調的人才培養方案。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工作中存在著中職和高職專業定位不統一、課程設置重復等問題。以國際經濟與貿易類專業為例,目前廣東省開設該類專業的各中高職院校在專業定位上存在交叉重復、專業標準不統一的問題。此外,各院校采用的課程標準也不盡統一,中高職課程設置大同小異。大部分中高職銜接對口招生的院校中,中職階段所開設的外貿單證實務、市場營銷、外貿函電、外貿英語口語等課程在高職階段也會重復開設;中職階段的個別課程甚至超出了行業企業的實際需求,而高職階段的部分課程則超出了中職學生可接受的程度。這種現狀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也造成中高職教育資源與學習時間的分配不均。
2.課程開發主體單一,缺乏互動合作
無論是中職教育還是高職教育,課程開發都需要依靠行業企業和專業教師共同開發,但現狀是大部分院校是由學校甚至是專業教師單方面開發課程標準和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開發缺乏行業和企業的參與,造成課程培訓重點與企業的人才需求方向不符。以國際貿易專業英語課程為例,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但企業對國際貿易人才的要求更多的是口語表達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因此,許多國際貿易類專業畢業生的英語能力并不能滿足企業需求。此外,中職學校與高職院校之間也缺乏必要的協作,中高職教師之間缺乏了解和互動,這嚴重阻礙了中高職教育的內部銜接和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二 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體系簡介
作為開展職業教育最早的國家之一,英國早在1921年就對職業教育實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經過幾十年的持續努力,現已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體系,包含了11大類共900個以上的職業的要求。國家職業資格標準是職業資格證書體系最核心的部分,由行業技能委員會、英國就業和技能委員會以及其他相關機構共同根據崗位對能力要求將所有職業資格標準從低到高劃分為五個等級,每個等級規定了與該等級實際工作崗位相對應的知識、技能和實際工作中的責任、權利范圍、行為規范要求,最終形成一個逐級遞進的完整職業資格標準體系。達到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一級的工作人員相當于半熟練工,二級水平的工作人員相當于熟練工,三級水平的工作人員相當于技術員、技工或初級管理人員,四級水平的工作人員相當于工程師、高級技術員、高級技工或中級管理人員,五級水平的工作人員相當于高級工程師或中高級管理人員。
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體系體現了英國職業教育的核心技能觀。核心技能是指人們在教育或工作等各種不同的環境中培養的通用的、可遷移的技能,如溝通能力、數字運用能力、信息技術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些核心技能使得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得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靈活性、適應性和機動性,是保證個人獲得就業機會和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在核心技能觀的指引下,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體系以職業崗位需要的能力為基礎,培養和考查能力水平而非知識水平。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體系的另一顯著特點是由行業技能委員會全程參與。行業技能委員會由產業主導的團體及本行業的用人單位組成,其宗旨是提高公共服務績效、提高企業對技能的參與度、確保該行業勞動力市場信息的權威性、減少技能缺口和人才短缺并增加技能提高的機會。針對該行業的專業技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解決方案,并明確該行業現在和未來對技能需求的優先次序。
三 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體系對廣東省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的啟示
我國的職業分類及職業標準的制定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起,由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和職業資格工作委員會承擔的。在實際應用中,該標準存在著分類粗糙、實施性有待提升等問題,不能全面指導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工作。為了實現中高職人才培養的有效銜接,需廣泛吸收和借鑒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體系的成功經驗。
1.中高職合作開發系統的、中高職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方案
目前,廣東省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工作缺乏系統的、中高職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方案。以國際貿易類專業為例,經調查,廣東省一百多所職業院校中有22所中高職院校開設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商務等專業,這些專業目前普遍定位于涉外企業的外貿業務員、跟單員、報關員、報檢員等崗位,但是中高職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建設卻各成一家,缺乏層次分明的、系統化的人才培養方案,難以實現由低到高、由簡單到復雜的有效銜接。
根據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體系的啟發,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應建立在對中高職分別對應的職業崗位進行科學有效分析的基礎之上。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按崗位等級設計相對應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職對應中級工作崗位,高職對應高級工作崗位,最后進行課程的排序、課程進度計劃表的制訂等,以實現人才培養方案的無縫對接,避免課程的重復。
2.與行業企業緊密合作,開發職業能力模塊庫
縱觀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體系的實施過程,從學習單元名稱和級別的確定、學分值的確定到評估標準的開發,無一不是圍繞著學生的職業能力展開的,各個級別的能力描述是由簡單到復雜排列的。而作為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職業標準的制訂由行業技能委員會全程參與,描述了學生若要從事一項特定的工作需要做什么、了解什么、明白如何去做,以及相關工作守則和注意事項等。
結合廣東省中高職銜接工作的現狀和經濟發展趨勢,可由行業企業、行業協會和中高職院校通力合作,在對崗位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開發一系列與崗位相對應的層次分明的職業能力模塊,并將模塊庫中的各級能力模塊按照工作的難度依次排列。例如,國際貿易專業相關崗位所需要的國際市場調查能力在每個級別中的描述都是不同的,一級:了解調查問卷的種類;二級:能夠使用計算機協助編制調查問卷;三級:能夠獨立編制簡單的調查問卷;四級:能夠針對各種復雜內容獨立編制調查問卷并了解其他市場調查方法;五級:掌握市場調查的各種方法并靈活運用。
職業能力模塊庫的開發對完善中高職銜接職業教育體系有著重要意義。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在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時可參考職業能力模塊庫,分別根據職業能力模塊庫中相應級別的能力要求設置課程,確定教學手段和評估方式,中職注重培養基礎能力而高職需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
3.根據學生特點,注重對口中職生源的綜合能力培養
根據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體系以學生為中心的核心理念,中高職院校在開發課程、設計教學目標時應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鼓勵個人潛能的開發。尤其是高職院校應針對對口招生的中職生思維活躍、專業技能較強、基礎知識薄弱、文化素養不高的特點,進行獨特的課程設置和教學設計。首先,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課堂討論、自評教學、社會調查、口頭報告、書面報告等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個性,提出標新立異的想法,使學生通過思考已有的各種知識提高理解力和判斷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獨創精神。其次,在評估過程中,通過過程性考核對學生的專業能力和通用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專業能力包括學生在完成課業及其他任務時對基礎知識、技能的掌握和運用,以及知識的遷移能力;通用能力包括學生在學習和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我管理、人際溝通、資訊運用及自主學習等能力。通過以上方式,使中職生在高職階段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實現全面發展。
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體系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以行業企業的需求為目標、以能力為本位的系統的參考標準,這一點值得我們借鑒。對于廣東省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工作來說,無論是職業崗位分析、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設計,還是職業能力模塊庫建設,都需要行業企業、行業協會、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共同合作,充分傾聽來自行業、企業以及學術界的聲音,完善職業資格標準體系,為中高職職業教育的銜接提供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邵元君、匡瑛.國家職業標準:中高職銜接中培養目標定位的重要依據——基于美英的經驗[J].職教論壇,2012(28):51~54
[2]吳金林、石一民.從高職教育角度看中高職銜接問題及對策[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4):117~120
[3]楊益琴.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考評實踐及啟示[J].繼續教育,2010(1):61~63
[4]張春娥.廣東省酒店管理專業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問題與對策思考——基于高職視角[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12):234~236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