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來,中國不斷在探索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發展路線,其中建設社區衛生服務站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項舉措。武漢市水果湖社區在這一政策的指導下,率先建設了水果湖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整個社區居民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服務。本文基于對武漢市水果湖社區的走訪,了解到社區居民健康發展狀況,分析了社區居民健康管理的優越性以及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對其他城市居民健康管理模式的分析借鑒,以期為中國城市居民健康管理的發展提出一些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城市社區 健康管理 現狀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1-0195-02
一直以來,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都是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課題。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深化公立醫院改革,鼓勵社會辦醫。兩會召開之后,衛生部部長陳竺撰文提出全民健康十二年的“三步走”規劃,其中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成專門人士按區域整合制定衛生資源規劃,并初步指定現有公立醫院留存的比例,如70%留存并成為非營利性醫院,15%轉為社區衛生機構,15%許可社會資本兼并整合。由此可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居民健康建設中的重要性。
在這一政策的號召下,各大城市政府以社區為基本單位,努力探索符合當地社區發展特點的社區居民健康管理模式,促進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武漢市水果湖社區在武昌區政府、區委領導下,建設了水果湖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不斷地改進與發展,在整個社區構建設了較為完善的社區服務網絡,為社區居民的健康管理提供了保障。
一 健康管理,便民利民
水果湖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水果湖醫院)建立已近50年,是武漢市最早開展社區衛生服務的基層醫院,也是武漢市第一批醫保定點的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區域南起洪山廣場,北至徐東梨園,東瀕東湖,西臨沙湖,服務面積約10余平方公里;中心有服務社區19個、常住居戶近4千戶、居民逾10萬人,流通人口約4萬人。除此之外中心下設有東亭、北環路、武重、東亭花園、岳家嘴、蔡家嘴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構建了較為完善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為居民的健康服務與管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通過對水果湖社區居民以及居委會的訪談和問卷調查,我們了解到水果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展到現在的優越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社區的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制度
社區居民健康檔案是對居民健康情況以及發展變化、影響健康的相關因素以及接收衛生保健服務過程記錄的文件,規范完善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的管理,能夠有效提高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的質量,增進居民的身體健康。
自2002年以來,水果湖街社區已經在轄區內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已逾三萬人,對社區內居民尤其是老人、兒童建立了健康檔案冊,實行微機化管理。在這一制度下,社區對居民的健康診療尤其是對社區內存在的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預防與治療有了資料依據,健康管理的科學性有了很大的提升。
2.社區居民的健康教育
居民的健康管理僅僅依靠衛生服務中心的外在推動是不夠的,需要服務中心與社區居民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有效促進居民健康的目的。因此對居民的健康教育至關重要,水果湖街衛生服務中心也明顯意識到了這一點,在社區內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與宣傳工作,包括邀請醫院的專家進社區開展座談或講座、畫健康知識滑板、張貼健康知識海報等方式來宣傳健康知識。據了解,社區的居民對于這些普及健康醫療知識的講座也很感興趣,很愿意參加到這些活動中來??傮w來說社區的健康普及效果顯著。
3.組織居民定期體檢
體檢是醫生與衛生服務人員了解居民身體健康狀況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水果湖街衛生服務中心以各個小社區為單位,組織社區內居民定期進行體檢,一般情況下,對老人和婦女是每年體檢一到兩次,兒童是一到兩年體檢一次,青壯年是三到五年一次,根據體檢結果更新居民健康管理檔案,為居民提供及時的診療。
4.實現居民網格化管理
為了更好地跟進了解每一位社區居民的身體健康狀況,水果湖街衛生服務中心借鑒了中國其他城市的居民健康管理辦法,在其所管轄下的部分社區試行了網格化管理。網格化管理是處理當前復雜管理事務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它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轄區為單位,以自然街區為網格,劃定社區衛生服務網格,組成以全科醫師為骨干的網格化服務團隊,確定服務人群范圍和設定服務路線圖,以現代通訊信息技術作為支撐,在網格化區域范圍之內把全科醫師為骨干的網格化服務團隊投入區域的服務項目中,再根據全科醫師、公共衛生醫師、社區護士各自的職責,形成公共衛生、醫療護理為一體的便捷服務系統。
在網格化管理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準確收集到社區居民詳細及時的信息,從而迅速作出判斷,為居民提供及時有效的診療,同時也為居民健康檔案的管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服務中心下的高家灣社區便在網格化建設中不斷探索,推出“一鍵通”活動,以配合網格化管理的具體實施。
5.其他方面的措施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服務中心所轄之下的各個社區也會根據社區自身的特點開展健康管理活動,比如說組織全科醫生與社區居民簽訂協議,只要居民有健康需要,撥打電話,就能提供上門服務;社區也會針對不同的居民群體開展相應的活動,如助殘日活動、康復訓練、陽關家園輔助教學活動等等,參與群體除了社區工作人員以及社區居民之外,還有社區周圍高校、醫院的志愿者等,這些活動對居民健康管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 金無足赤,制無完制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完善,水果湖街衛生服務中心的健康管理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長期性難以解決的問題以及隨著社會發展不斷出現的新的管理問題。
1.健康檔案管理的缺陷
居民的健康檔案管理制度建立是一個長期持續性的工作,每年社區居民的分布以及健康狀況在不斷發生變化,因而對于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和管理便需要不斷地更新改進。
在居民健康檔案建立之初,由于建檔人員的醫學素質問題以及體檢數據的統計整理方面的偏差,所建的健康檔案的質量不高,存在數據失真或者不全的問題。在健康檔案的管理方面,由于社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信息化程度的限制,社區健康檔案缺乏統一的信息化規劃,為連續、方便、全程、綜合的社區衛生服務方式的建立提出了挑戰;且信息化規劃的缺乏以及管理的不到位又會導致檔案中信息資料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更新,并且信息化各方面的管理也會產生很高的運行成本。以上這些因素對于居民健康檔案的有效性發展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2.資源分配不均
中國的城市規模一般都比較大,城市內又會劃分多個社區,而各個社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人口素質、醫療衛生水平都有很大的差別。就拿水果湖街衛生服務中心來說,在其下轄的19個服務社區中,社區之間的健康管理狀況也分為很多層次,對于那些比較偏遠的社區,區內的各項資源都比較缺乏,而政府也不能提供足夠的資源設施供其發展,這種情況下,社區的健康管理水平就會處于很落后的階段,而對于那些社區內資源比較充足的社區,健康管理水平就會高一些。
3.社區內各個群體的管理不均衡
在我們所訪談的幾個社區中,社區內健康管理的主要對象側重于老年群體和殘疾群體,而對于幼兒以及青少年的管理力度很輕。拿體檢的時間來說,老年人一年能夠體檢一到兩次,婦女和兒童是一到兩年體檢一次,而對于青少年則是三到五年體檢一次,時間間隔對比十分明顯。且社區內舉辦的講座大多是針對老年人和孕婦,而對于兒童和青少年的相對較少。社區的服務對象范圍有待擴展。
4.社區工作人員短缺,工作開展困難
據調查了解,目前社區的工作人員配備不夠,正常情況下,社區日常工作運轉需要有5個人員才夠,但是實際僅有兩到三個,如果工作任務再大一點,社區的人員的工作壓力就會很大,并且有些工作在進展過程中,會出現居民不配合的情況,就加大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不利于社區服務質量的提升。
三 改進過去,憧憬未來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些是需要長期努力加以克服的,有些是能夠短期內加大力度予以解決。根據以上出現的問題,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來促進問題的解決。
1.完善健康檔案管理制度
在建設健康檔案管理制度中,要加強對社區工作人員的素質培訓,同時在社區工作人員之外,選取一部分社區居民一起參加培訓,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素質,使其在進行體檢以及數據錄入時減少出錯的情況,另一方面培訓居民可以讓居民增強對建立健康檔案的認識和積極性;同時,在社區工作人員工作任務比較重的時候作為志愿者,幫助其開展工作,減輕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
檔案建立的信息化,在短時間內無法大范圍的實現,需要根據小區的經濟實力一步一步地向前推進。另一方面,小區可以向當地政府爭取一些鼓勵性政策,讓社區服務中心可以與信息產業的公司達成協議,以此來加快小區信息化進程。
2.逐步加大對幼兒與青少年的健康管理
社區居民健康管理分配不均問題是另一個需要長期努力加以解決的問題,社區根據自身的居民構成情況的特點,可以優先對于一些有迫切需要的居民提供健康管理,而另一方面,根據社區的發展情況,也要逐步兼顧那些管理力度不夠的群體。
3.鼓勵富幫貧,實現資源共享
針對小區內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可以由各個社區的負責人以及當地政府進行協調,在一定條件下,由那些衛生資源相對充足的社區對資源匱乏的社區提供一些資源共享,比如說,社區內醫院體檢資源、醫療專家資源等的共享。另一方面,政府對資源不足的小區提供一些優惠政策,幫助社區增建醫療資源。社區也可以自行與其他醫院進行聯系,達成一致,形成醫院社區對口互惠互利的模式。
四 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自身的健康訴求不斷增加,作為社會基層的城市社區所肩負的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的任務越來越重,這就需要對社區居民健康管理模式進行探索。本文以對武漢市水果湖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部分社區的訪談為依據,調查了水果湖社區的居民健康管理現狀,分析了他們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地方,也反思了其中的不足,根據不足提出一些針對性意見,希望能夠為中國城市社區居民健康管理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EB/OL].http://www.wxyjs.org.cn/zyldrhd_547/201211/t20121118_137377.htm
[2]王淑果.社區居民的健康檔案管理與慢病防控探討[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
[3]宋亞琴、朱月偉、章菱.網格化管理在社區全科團隊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全科醫學,2009(20)
[4]潘雪鳳、劉定一.社區健康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全科醫學,2005(15)
[5]王樹美、徐凌忠、隗學玲.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J].實用醫藥雜志,2008(10)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