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絕大多數黨員干部都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在本職工作中兢兢業業,取得了卓著的成績,但也有部分黨員干部黨性意識不強,工作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存在一系列問題。文章闡述了現階段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當前制約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的因素,并提出具體的解決途徑。
【關鍵詞】黨員干部 理想信念教育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1-0201-01
黨性意識不強,理想信念動搖,是當前黨員干部存在“四風”問題的重要根源。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當務之急。
一 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理想信念不堅定。新形勢新環境下經不起考驗,錯誤定位自身的奮斗目標。其次,學習缺乏主動性,部分黨員干部缺乏必要的理論素養,未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再次,無法做好行動表率。由于理想信念缺失,有些黨員干部要求自己不夠嚴格,計較個人得失,無法起到應有的模范帶頭作用。
二 制約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的重要因素
1.信仰危機
東歐劇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處于低潮,加上西方敵對勢力的“西化”攻勢不減,致使一些黨員干部不能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觀察和解決問題,不能正確分析判斷當前形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產生懷疑、動搖,甚至悲觀失望。
2.社會轉型期無法避免的負面影響
現階段中國處于一個特殊的社會轉型期,而社會轉型過程中必須對生產關系做出調整才能進一步適應生產力發展,此時會涌現各種社會思潮,這些新問題、新想法會直接反映到人們的思想中,導致部分意志不堅定的人產生認識上的模糊與混亂,對堅守理想信念十分不利。
3.部分干部自身認識能力有限
現實生活中,人對自己活動目的產生了深刻的了解與全面的認識,以此為基礎形成一種活動態度,這種活動態度即理想信念。現實工作中,部分黨員干部缺乏正確的思想基礎,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缺乏科學的認識與理解。
4.社會消極腐敗現象的影響
任何一個社會體系中,執政黨的作風均會對黨的形象、人心向背產生直接影響。實際工作中,有些地方及部門治黨不嚴,對黨員干部缺乏必要的教育及監督能力,基層黨組織出現軟弱渙散的現象,有些干部則對自身世界觀、價值觀的改造有所松懈,更有甚者會動搖自身的理想信念,導致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抬頭。
三 提高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1.實現理想信念教育與理論實踐的有機結合
很多黨員干部正是由于理論學習不足而導致其理想信念淡化。因此,黨員干部要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多研讀馬列主義經典著作,探討適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馬列主義理論新成果。以科學理論的宣傳教育為主,將理想信念教育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而科學理論的宣傳教育要避免“高、大、全”,盡量與現實生活相貼近,拉近理論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提高科學理論的生活化及大眾化,以引起黨員干部的共鳴。
2.實現理想信念教育與個人價值的有機統一
以往極“左”思潮引領社會主流思想,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內容即要求干部“舍小家顧大家”“公而忘私”“只求奉獻,不求索取”等理念,對人性、人的基本要求等客觀存在的事實有所忽略,未充分尊重人的個人價值,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這種以虛構內容為依托的理想信念教育很難得到受教育者的認同。黨員干部首先是一個具體的人,既有七情六欲,更有追求美好物質生活的權利與需求,因此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考慮干部的個人價值,與人性的最基本需要實現有機統一,才能保證其生命力。
3.理想信念教育要與廉政教育實現有機結合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加大了反腐力度,全國范圍內時有 “老虎”、“蒼蠅”落馬,縱觀落馬官員,不難發現,正是其理想信念發生動搖,最終導致腐敗不斷滋長。理想信念教育是廉政教育的基礎,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就是為干部拒腐防變筑就一道堅實的思想壁壘。新形勢新環境下,理想信念教育要結合“中國夢”、群眾路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開展,引導黨員干部正確對待個人利益及得失,增強法制意識,用法律制度約束行為,帶頭遵守各項規章制度。
4.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干部任用機制中
黨員干部只有不斷進步,才能更好地適應工作需要與社會發展,而進步不僅指業務能力、專業能力,更包括綜合素質的提升。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要讓好干部受到尊重、得到重用,真正把那些理想信念堅定、黨性過硬、作風優良的干部選拔到我們領導隊伍中來,讓理想信念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黨員干部擁有正確的利益觀、權力觀,工作業績突出,就應得到重用、提拔,這樣,才能激勵更多的黨員干部走正道、做實事,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參考文獻
[1]侯軍亮.淺談學生干部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36)
[2]龍秀雄、郭真明.新時期黨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1(2)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