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高校院(系)黨建工作職責和院(系)中心工作的特點,研究如何充分發揮黨建軟實力的作用,促進院(系)中心工作的發展。分析了做好事前分析和事中執行的重要性,提出了從民主民生建設、文化建設、學習交流和宣傳等方面做好保障,促進院(系)硬發展,彰顯黨建軟實力。
【關鍵詞】黨建 軟實力 高校院(系)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1-0051-02
根據《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規定,高等學校院(系)級單位黨組織的任務就是全面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教育方針,團結和帶領全體師生,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它的作用就是把握方向、凝聚力量,充分發揮軟實力的作用,確保中心工作的完成和人才培養的質量。那么,高等學校院(系)級單位黨組織如何發揮黨建軟實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和帶領廣大師生宣傳、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學校各項決定,并為其貫徹落實和中心工作的完成發揮保證監督作用呢?
一 做好分析,加強工作的針對性
《禮記·中庸》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說的是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所以,黨建工作一定要做好分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把工作做好。
作為高校院(系)級單位黨組織,首先要分析《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關于院(系)級單位黨組織的工作職責,明確工作內容和要求。同時還要圍繞人才培養這條主線,分析本單位的特點,加強工作的針對性。包括專業特性、師資結構、生源情況、師生狀況和面臨的任務、所處的環境、學校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專業特色等。
只有明確了目標任務和特點,才能確定正確的黨建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黨建工作模式,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更好地發揮黨建軟實力的作用,使院(系)的發展上新臺階,師生更滿意。
二 抓好執行,確保工作的優秀性
管理的有效性關鍵在于執行。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彼得·德魯克說:“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當前,“執行力”已經成為改進作風建設的一種新要求,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迫切需要加強和提高的重要課題。
一項工作,說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做成了,做成了不等于做好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積極倡導“做成文化”,“會要議,議要決,決要行,行要果,果要優”,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果必優。
在黨建工作中,執行力的提高涉及三個最關鍵的因素:制度、隊伍和機制。制度是基礎和前提,隊伍和機制是保證。“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制度制定后,隊伍和機制是關鍵,是執行的保障,因為再好的制度都需要人來執行,否則制度就是虛的。黨建工作更需要一支思想過硬、執行力強的隊伍,才能確保“宣傳、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學校各項決定,并為其貫徹落實發揮保證監督作用”。所以,我們必須加強院(系)黨建組織建設,建立以總支委員、黨務秘書、支部委員為核心的黨建工作團隊,分工明確、團結協作。每項任務都制定明確的目標和完成任務的時間節點,加強監督和督辦,形成“事前商議策劃布置任務事中督辦跟蹤提前匯總檢查完善提高按時提交事后及時總結新聞宣傳”的一個閉環工作機制。
三 做好保障,彰顯黨建的軟實力
基層黨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完成各項任務的戰斗堡壘,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牢固樹立以基層黨建推動單位發展的理念。要緊緊圍繞基層中心工作開展黨建工作,實現黨建工作和單位發展的同步提高。
院(系)級黨建的保障作用,表現在加強思想教育和關注民生,打造院(系)優秀文化,通過優秀文化凝聚力量,充分發揮黨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提升黨建軟實力,就是要堅持把推動院(系)科學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院(系)黨總支建成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者、院(系)科學發展的推動者、安全穩定的維護者、師生利益的協調者、院(系)文化的引領者,為貫徹落實好院(系)發展規劃,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做出更大的貢獻。
1.加強民主民生建設,確保和諧
民主管理是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院(系)二級教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大會是教職工參與院(系)管理的重要途徑,是高校院(系)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基本形式,是教職工參與本院(系)事務、行使民主權利的基本渠道,是貫徹落實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指導方針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推進高校院(系)科學管理、民主決策,促進高校院(系)改革與發展的重要舉措。
院(系)應該每年定期召開教職工大會和工會大會,聽取主任工作報告和工會工作報告,共同商議院(系)發展大計,并就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和院(系)管理的規章制度等進行討論,投票表決重大事項。
定期召開黨員大會、學生大會和學生會會議,收集師生信息,充分聽取師生對院(系)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掌握安全穩定信息,形成學生工作周研判、教師工作旬研判、院(系)月研判的信息收集制度。
關心教工生活,關注教工發展。每年為教工的外出交流和學習創造條件,要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參加國內外學習交流;實行優秀教師評選制度,通過工會大會述職和投票,選出獲得優秀教師稱號的教師;實行“六必慰”制度,每年定期不定期對新進、結婚、生育、喬遷、困難、生病的教工進行慰問和走訪,了解他們的生活工作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體現黨組織的關心和院(系)的溫暖。
2.打造院(系)文化,彰顯軟實力
文化是一種軟實力,具有引領和凝聚的作用。一個院(系)有團結、奮進的文化,才能出色地完成發展任務,師生才有歸宿感和榮譽感。
在院(系)文化建設中,應注重有形文化和無形文化并重,以有形文化帶動無形文化。可以通過召集黨員、教研室、班級討論系文化建設和設計系徽、班名、班歌、班服、班旗、班級logo以及班級文化展示等活動,讓大家明確辦學理念、培養目標、行為要求和精神追求,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建設一種團結向上、敢于拼搏和創新的院(系)文化。
3.加強學習和交流,永葆先進性
胡錦濤同志指出:“學習是黨員干部增長才干、提高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基礎。面對這樣的新形勢、新任務,如果我們的領導干部不抓緊學習、不抓好學習,不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就難以肩負歷史重任,甚至難以在這個時代立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地道出了學習的極端重要性。
黨員干部是院(系)建設的領頭羊和生力軍,其思想理念、道德品質和業務水平直接影響到院(系)的發展水平。院(系)黨總支應該十分重視黨員干部的學習交流,通過創新學習的形式、拓寬學習的領域,不斷加強黨員干部的學習和教育,開拓其視野,提高政治理論水平、道德品質和業務水平。
采用自主學習、集體學習、專題講座、實踐調研和社會服務等形式,讓廣大黨員干部深入企業、農村和學校等地方,學習最新的思想理論成果和同行的優秀經驗,了解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在服務社會中提升人生價值,永葆黨員的先鋒模范性。
4.做好宣傳,提高“能見度”
院(系)宣傳工作是通過網頁、新聞及時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反映學校信息和院(系)動態的一個窗口,是院(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內具有凝聚思想、反映動態、加強交流、引導鼓舞的作用,對外可以架設與外界溝通的橋梁,塑造和宣傳院(系)形象,提高知名度和能見度。
院(系)黨總支應十分重視宣傳工作,應專門配備宣傳秘書,制定閉環工作機制,以新聞報送和發布為結束。對院(系)重點工作、重大事項、各種活動進行及時報道,對院(系)文化、教育教學改革、先進典型進行宣傳。開辟榮譽墻、創建院刊等師生交流和學習的園地。
綜上所述,院(系)的教育教學能否取得巨大成就,人才培養是否優秀,師生是否人心向上,都關乎黨建工作。院(系)黨總支要針對自己的特點,緊緊圍繞中心工作,以思想教育、民主民生和文化建設為抓手,以黨建和群眾活動開展為載體,大力加強文化建設和宣傳工作,凝聚師生力量,確保提升院(系)的核心競爭力,彰顯黨建軟實力。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