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柔性管理順應了現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是現代教育管理發展模式中的一個新的熱門話題,同時也是現代教育管理模式發展的一個新方向,也是我國今后教育改革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是提高我國教育事業管理水平的一個有效途徑。
【關鍵詞】教學管理 柔性管理 時代需求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1-0053-01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界的改革也順應時代的發展在不斷地進行著,以便培養符合時代需求和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現代的柔性管理相對于教育界傳統的“剛性管理”而言更符合時代和學生的發展特點和發展規律。教育界中的“剛性管理”是一種依靠一定的組織職權和規章制度,憑借獎勵規則、紀律監督和制度制約來對學校事務進行管理,是主要依靠外力的制約來進行管理的一種管理制度,僅以提高工作效率為主要目標;而“柔性管理”是一種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和精神的一種非常人性化的管理,是一種在穩定中變化著的新的管理方式。
一 柔性管理的管理特征
柔性管理主要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在人的個性解放中激發人的內在潛力和創造力,擺脫外部條件的束縛。柔性管理這種新型管理方式的提出大大改善了學校管理的管理效果,柔性管理的基本特征也就決定了它更加適合大學的管理制度。柔性管理制度有三個基本特征:(1)柔性管理在管理決策上的柔性化。在以往的剛性管理制度上,更多的決策都是在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下制定的,由指揮層和決策層來決定,往往具有很強的主觀色彩,而柔性管理更多的將決策權下放到底層,很多問題都是由底層人員共同決定,這樣使得決策更具柔性。(2)科學化的組織激勵。激勵是對團隊人員的一種肯定、信任和尊重,它提供的是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民主管理。(3)網絡化和扁平化的結構組織。在柔性管理中提倡的是組織結構扁平化,將組織精簡、權力下放,使成員之間都能夠參與到問題的處理當中,給成員提供創造力的發揮機會。由此可知,柔性管理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將調動人員的創造性、積極性與實踐性為重點,引導學校將學生培養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二 分析柔性管理在大學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1.以人為本作為教育理念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強調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將人的全面發展作為重點,柔性管理的教育理念是以培養人、理解人和尊重人為目的和內容的,把人放在學校發展的中心地位。在大學教育當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通過相關的活動來激勵教師參與科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來實現教學目標。把教師的自我發展和利益都放在最高價值目標上,提供和諧的工作環境,建設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平臺。讓“以人為本”的柔性管理理念深入到每一個人的意識中,并在大學教學中得以實踐。
2.以學生為中心
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大學教育管理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出高素質、高水平的學生,培養出的學生要符合社會的標準。所以,大學教育管理制度在制定時,一定要將學生作為發展的核心,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選擇課程時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并促進學生的個性解放和創造力的發展。學校要按照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和需求來增添相應的設備,優化教育資源和教學元素,促進學生更好更快地發展。大學教育中的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是實踐柔性管理的基礎。
3.實行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大學教學中推廣柔性管理的具體方法,讓師生共同參與民主決策,提高管理意識,增加管理的自主性和透明性,使得學生和教師更加認同學校的管理制度,從而增加師生的歸屬感和信任感。民主決策主要體現在師生共同參與學校教學方法、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改革方法的制定上,建立民主的管理平臺是師生對學校的相關事務行使知情權、參與權以及決策權的有效途徑。所以,當學生和教師的民主意識和參與意識增強了,才能將柔性管理融入到大學教學管理中。
4.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校園文化的核心就是價值觀,所以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利于增加學校的向心力、持久力和內聚力,推動學校發展。良好的校園文化是師生共同成長的基礎,也是學校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礎。
三 柔性管理模式在教學中的意義
柔性管理在高校中的實行是高校管理模式的一次革新,它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正確地引導學生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且柔性管理注重實踐性,通過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為大學生樹立榜樣,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知識;柔性管理和剛性管理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它為大學生打造一個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另外,柔性管理將人的發展作為管理的重點,充分地開發人的潛質,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實踐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四 結束語
柔性管理是時代經濟發展下的產物,這種先進的管理機制是教育事業的一次改革。在這樣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需要有一種管理機制來實現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和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才能實現我國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目標,才能為社會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蒙壯、譚珍媛.談柔性管理在大學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1(6):126~127
[2]丁舒.大學教學管理中柔性管理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7)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