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元認知策略是指學習者對自己的認知過程進行計劃、監控、調節、評估的一系列心理思考過程。本文以此為依據,探討元認知策略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對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內在動機,培養策略性自主閱讀能力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元認知策略 英語閱讀教學 自主閱讀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1-0081-02
一 元認知策略概述
策略是根據形勢發展為了實現目標而形成的解決問題的方式集合。元認知即個體對于自身認知活動的認知,是基于認知活動各個方面知識和控制所實施的反映和調節,其包含的具體內容既有認知主體對于本身的行為目標、行為狀態、心理素質、能力水平和認知策略等客觀條件方面的認識,也指認知主體對于自身所設定的活動規劃、過程監控和結果評估等方面的管理范疇功能,這一科學術語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弗拉維爾首先提出來的,隨即,這一概念成為眾專家探討的熱點,尤其是其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專家學者們認為,在這一理論指導下的策略應用能夠運用在學習者的認知過程中,通過獲得的知識信息合理地確立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再經由監控學習過程和評估檢測學習成果來進行語言學習行為的調節,其具體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的內容:(1)計劃策略,即學習者根據自身情況對如何完成學習任務進行分析,積極地制定出合理的語言學習計劃。(2)監控策略,即學習者對學習過程進行隨時跟蹤,自我提問等。(3)評估策略,即學習者對自身的學習效果、策略進行自我評估并進行調節。我國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多來源于語文教學模式,著重于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灌輸過程,使學生成為被動的接受者。教學方法上也多采用千篇一律的語法翻譯法,師生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教學效果卻不見起色。現今,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改變學生傳統的被動、單一的學習模式,使其向積極、自主、合作的方向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將閱讀作為英語學習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把元認知策略引入到大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來,在進行英語語言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和社會人文背景知識的滲透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觀念,有意識、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加強閱讀過程中元認知策略的運用。
二 如何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元認知策略應用意識
自20世紀以來,眾多專家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與閱讀過程中元認知策略的有效運用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由于元認知實質上指的就是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對于自身學習習慣、方法及自己的學習任務的認知,在學習過程中自身的感悟體驗和基于種種情況隨之而主動地進行有效地控制調節,并繼而完成自我發展的自我參悟、自我成就的歷程,因此,在我國學生以漢語為母語,英語作為第二外語來學習的環境背景下,成功的閱讀理解其所必須強調的部分必然包括了學生個體從意識到行為進行的認識、監督、調控、評估。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對元認知策略的有意識滲透,也可以幫助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來合理地解決相關具體問題,從心理和意識形態上引導他們進行反思和管理的積極能動性,達到“授之以漁”的效果,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力。
1.確立目標,制定計劃
在學期伊始,教師要首先說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和重難點,以幫助學生確立中長期的學習目標,進而要求學生根據各自不同的實際情況和水平來為自己量身定做階段性的學習計劃。在具體授課之前,教師應依據具體的閱讀材料提出閱讀要求,如閱讀目標、時間安排、閱讀步驟、閱讀方法等,讓學生根據元認知策略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如教師可以對閱讀材料所涉及的歷史文化背景知識進行相關內容的滲透,讓學生結合自己在閱讀課程之前所查閱收集的資料信息進行文章內容發展的預測,或在通讀文章后將情節脈絡、文章結構以圖表的形式描述出來,加強形象思維記憶。
2.培養學生自我監控能力
自我監控能力是元認知策略的核心內容,是衡量學生閱讀理解水平的直接因素。由于監控能力是一種隱性的心理活動,是由意識驅動行為的結果,所以,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長期的培訓以助于逐漸形成一種思維模式和學習習慣。從方向上來看,教師要強化學生對文章情節發展方向的把握,以明確閱讀目的和作者想表達的情感與意圖。從過程上來看,教師要幫助學生統觀全篇,對文章的整體脈絡和關鍵字詞所給出的提示與線索進行分析、判斷、梳理,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根據閱讀時間和材料的長短督促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閱讀速度和方式。從策略上來看,要指導學生通過隨時對自己的閱讀效果進行推測和提問,從多方面驗證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以不斷的提示和檢測,根據不同段落和文章信息設計問題,讓學生體會不同的閱讀方式的應用情況和不同效果,以提高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隨時對自己的認知情況進行調控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自我評估和反思能力
在完成閱讀任務后,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及時對任務完成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問題、效果和其自身監督調控的經驗與得失進行自我反思和評估,這是實現元認知策略的一個重要途徑。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培養記錄閱讀日記或設計閱讀評價表來對閱讀過程進行分析整理,包括閱讀速度、文章的理解程度、閱讀方法、調節策略、收獲啟發等內容,要讓學生懂得閱讀任務的完成并不代表閱讀過程的結束,對自己學習效果和策略的反饋才是閱讀最終的碩果。另外,教師在進行這一步驟的指導時,要從開始建立一個平等、積極的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進行評估互動的反饋環境到逐漸引導學生個體形成自我評估反饋的良好意識與習慣。這樣一個以有效運用元認知策略為指導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將有助于學生轉變閱讀觀念,發揮自身優勢與潛能,增強閱讀的自主性,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意識、有興趣地進行閱讀學習,切實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周蕾.元認知策略在英語閱讀中的應用[J].內江科技,2012(10)
[2]王學文、常運瓊.元認知與英語閱讀理解教學[J].甘肅科技縱橫,2008(6)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