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高職生源質量現狀,結合C++程序設計課程特點,提出分層教學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內在學習需求,闡述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實踐表明該模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編程水平,教學效果良好。
【關鍵詞】C++程序設計 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1-0084-02
C++程序設計是計算機專業的理論、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基礎課,是陜西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大一新生進入編程世界的入門課,它語法豐富、算法靈活,不僅要掌握基本語法語句的使用,還要掌握編程的技巧,除結構化程序設計的方法還有面向對象的設計思想和技巧等,是新生眼中難學的課和教師眼中難教的課,提高其教學效果一直是C++課程教師的追求目標。
傳統教學模式下,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吃不夠”,而基礎差、能力弱的學生“吃不消”的現象普遍存在,尤其隨著高校的擴招、職業院校數量的增加及辦學規模的擴大,高職學生的整體素質呈下降趨勢。而且學生來源多元化,既有普通高中中下水平的學生,又有職業高中的學生和中考后錄取的五年制學生。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差異程度加大,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學生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習慣、行為與心理等多個方面上,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適應當前教學的需要。面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客觀存在,如何使全體學生C++程序設計課程的學習水平普遍有所提高,提高該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是該課程老師研究的重要課題。
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接受能力等素質直接影響著C++課程的教學質量,此外,學生對知識的內在需求也存在層次上的差別,對該課程推行分層教學很有必要。
一 分層教學概述
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具體體現,是指教師要在尊重個體差異、需求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學習能力、興趣等因素,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制訂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學習指導,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質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二 分層教學的實施
1.學生分層
實施分層教學首先要將學生進行分層,分層方法的合理與否是決定分層教學效果的關鍵。老師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應充分了解、研究學生,根據學生的基礎情況、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操作能力等差異,可將班中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為優秀層,該層學生的基礎知識好,學習能力、操作能力強,有很強的求知欲,思維活躍,對編程興趣濃厚,有很強的學習自覺性;B層為中等層,該層學生基礎知識一般,有一定的學習興趣,能理解老師講授內容,實踐操作能力較A層學生差,學習較自覺;C層為欠缺層,該層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差,基本無學習興趣,學習不認真,學習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差,學習積極性不高。值得一提的是,對學生進行分層是任課老師自己的內在行為,老師自己心中有數即可,這樣做就不會傷害學生們的自尊心。此外,層次的劃分可動態調整,這是因為學生的可塑性較強,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調整分層,以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2.教學目標分層
在對學生分層的基礎上,以面向各層學生為原則,根據課程標準、教材的知識結構、各層次學生的認知能力,將知識能力、思想方法融為一體,合理地制訂各層學生的教學目標,再將層次目標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最終目標是使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都能得到發揮,盡可能地取得更大收獲和進步。
3.課堂教學分層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按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及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目標,不斷變換教學方法,運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網絡平臺教學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每層的學生只要努力,在每節課上都能學有所獲,激發各層次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欲望。
4.實訓內容分層
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及實訓內容的難易程度,對實訓內容進行分層,有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具體分層如下:基礎驗證性實訓:主要使學生及時牢固掌握C++的語法、語句要素、基本算法等基本知識點,重點是基礎知識的掌握,是針對基礎知識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屬于知識的直接運用,是全體學生的必做題,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獨立完成。較簡單的綜合性實訓:主要以B層學生能達到的水平為準,通常是在一章內容的基礎性實訓的基礎上,對指定的實訓內容附加一些思考題讓學生去實現。如在學完控制語句后,要求學生實現2012年的工信部舉辦的藍橋杯軟件設計大賽決賽真題:素數就是不能再進行等分的整數。比如:7,11。而9不是素數,因它可以平分為3等份。一般認為最小的素數是2,接著是3,5,……請問,第100002(十萬零二)個素數是多少?綜合性或探索性實訓:主要面向A層學生,它常覆蓋多個章節的知識點,重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突出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思路的培養。在學生完成課程標準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可適當增加一些拔高的內容,如藍橋杯軟件大賽的題目或ACM中的題目,以培養這些學生的創新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在學完結構體、函數、數組、經典的排序算法后,讓學生試著完成一個綜合性的題目:在選美比賽的現場,有一批選手參加比賽,比賽的規則是最后得分越高,名次越低。當比賽結束時,要在現場按照選手的出場順序宣布最后得分和最后名次,獲得相同分數的選手具有相同的名次,名次連續編號,不考慮同名次的選手人數:如選手序號為:1,2,3,4,5,6,7,選手得分為:5,3,4,7,3,5,6,則輸出名次為:3,1,2,5,1,3,4,請編程幫助大賽組委會完成比賽的評分和排名工作。此外,教師應對那些能積極思考、正確完成選做題的學生及時給予肯定的眼神或由衷的微笑或贊許,這將給他們帶來極大的鼓勵,有助于提高其學習積極性。
5.輔導分層
在進行學習內容、方法輔導時,實行因人而異。對C層學生加強檢查督促,進行面對面地指正、演示,也可讓A、B層學生參與對該層學生的輔導;對B層學生著重進行啟發、提示,也可讓A層學生參與對該層學生的輔導;對A層學生進行知識拓展、提高性輔導,主要引導其進行自主地解決問題。
三 成效
分層教學尊重個性差異,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了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這樣不僅提高了該課程的教學效果,而且近三年來學生參與系上舉辦的軟件設計競賽及藍橋杯軟件設計大賽的積極性及成績都得到明顯提高,值得其他專業課程借鑒。
四 結束語
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生源質量現狀及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在C++程序設計課程中實行分層教學,它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要求,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減輕了心理壓力,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當然,分層教學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面臨各種問題、阻礙,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進一步進行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于希山.分層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D].遼寧師范大學,2005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