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加快,藝術設計在中國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在曲折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壯大,引起人們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藝術設計在中國的發展具有復雜性,經過不斷的磨煉,藝術設計得到了較深層次的提高,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也呈現出不同的特征。本文回顧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藝術發展歷程,分析藝術設計的發展特征。
【關鍵詞】改革開放 藝術設計 發展特征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1-0085-02
藝術設計經過漫長的發展,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發展歷程和組成都具有復雜性,必須對其發展歷程進行梳理,才能在其中總結出其獨特的發展特征。藝術設計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呈現出的不同特征,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的藝術設計內容與形式。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的藝術設計將具有新的藝術特征,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設計學科,將中國的民族文化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展現在世界面前。
一 藝術設計綜述
1.含義
藝術設計在中國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時期,但是藝術設計一詞在中國出現是從1998年開始的,將工藝美術等各個學科用藝術設計代替。所謂藝術設計,就是從經濟、文化、社會等不同的角度出發,運用一些藝術方法和手段,將物質材料進行美學構想,滿足人們的功用或欣賞的目的,使其成為具有功能效用和審美價值的藝術創造活動。藝術設計的外延十分廣泛,涉及人們生活的不同領域和層面,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怡人的色彩。
2.范疇
藝術設計具有實用性,在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中起著不同的作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設計在發展過程中內容不斷豐富,范疇也不斷變化,目前中國藝術設計的范疇主要包括六大學科,分別是視覺傳達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傳統手工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設計教育、服裝染織設計,這六個學科構成了中國現代藝術設計的基本框架體系。中國藝術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不斷的融合,與各個不同的學科進行結合,培養出越來越多的高素質設計人才。
二 改革開放以來設計藝術的發展
1.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中國的視覺傳達藝術受到眾多西方文化和藝術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具有本土化特征,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加入了數字網絡化元素,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視覺傳達設計。新中國建立之初,視覺傳達藝術在特殊的社會環境下,形式統一,刻板教條,“文化大革命”時期更是舉步維艱,進入了最低谷,直到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視覺傳達藝術才又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20世紀90年代后,中國的視覺傳達藝術進入了多元化發展的時期,由于商業的發展,人們對于視覺傳達藝術的需求也在急劇增加,并且需求的樣式呈現多樣化趨勢。中國的藝術設計要想在世界的廣闊舞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氣息。中國的歷史悠久,精神文明成果卓越,改革開放為視覺傳達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化和數字化被逐漸引入視覺傳達設計,使視覺傳達藝術的表現方式更加豐富多樣。
2.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環境藝術設計是十分復雜的藝術學科,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包括建筑學、心理學、社會學、土木工程等各種不同的學科,環境藝術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建設之中。在環境藝術設計的初期,是以工藝裝飾為代表的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后開始進入以室內裝飾為代表的發展階段,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室內裝潢設計越來越大眾化,對室內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與國際的交流加強,中國的室內設計也出現了許多新鮮元素,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而室外景觀設計也越來越多地得到了人們的關注。進入21世紀,經濟發展的全球化,以及計算機網絡的發達,使中國的環境設計藝術越來越國際化,與國際接軌的同時具有中國本土化的特征。
三 中國藝術設計的基本發展特征
1.階段性特征
藝術設計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由于每個階段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的不同,藝術設計所表現的方式和風格也不一致,所以藝術設計具有十分明顯的階段性特征。中國藝術設計主要可以分為工藝美術階段、美術設計階段和藝術設計階段。
2.宜人性特征
藝術設計具有宜人性特征,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使人們更多地生活在封閉的環境中,人們之間的關系變得疏遠和陌生,甚至到了冷漠的地步,而藝術設計可以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使人們尋求到心靈和情感的慰藉。藝術設計中經常被融入人性化的設計理念,體現出對人性的尊重,在藝術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濃厚的人文關懷。
3.法規性特征
隨著設計藝術的發展,設計法規也在不斷地發展和完善,保護設計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設計行業健康、快速地發展,所以設計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具有法規性的特征。由于設計藝術的復雜性和特殊性,設計行業中的法規也涉及諸多方面,如商標法、版權法、建筑法、專利法等,為設計的各個層面提供法律上的保護。設計藝術是十分具有創造性的活動,設計出的作品通常以知識產品的形式進行表現,對設計藝術進行法律保護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設計藝術與相關法律之間具有一定的內在聯系。
4.增益性特征
人們可以通過設計藝術創造潮流品牌,使藝術作品具有豐厚的產品附加值,藝術設計可以使大量的商品具有藝術價值,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從而產生十分可觀的經濟價值,這就是設計藝術的增益性特征。中國工業設計的年產值不斷升高,動漫和游戲等新興的設計行業也為中國創造了尤為可觀的經濟價值,文化創意產業的經濟效益也在逐年增長。
5.雙重性特征
藝術設計本身具有復雜的雙重性,藝術設計與藝術不同,黑格爾認為藝術就是美,但在藝術設計中體現出明顯的美學特征。在藝術設計的不同階段和領域,如構思、策劃、設計和創造環節,都離不開審美觀念的滲透,而且對藝術設計的美學研究從未停止過。藝術設計不但可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還能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這是藝術設計和美學的有機結合。與此同時,藝術設計還同時具有實用性和審美性特征,體現了藝術作品的觀賞價值和實用功能。
6.多元性特征
設計藝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融合了各個不同時期的不同元素,具有多元性的特征,設計藝術是科學技術與美術的完美結合,也是設計與藝術的相互融合,在材料運用上、設計手法和技術的使用上、藝術形式的表現上等各個方面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科學技術和信息化等多種元素在設計藝術中的應用,使中國的設計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能夠與國際接軌,并且以其獨特的東方文明的魅力影響著世界。
藝術設計在紛繁變化的當今社會一定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并且與今后的社會發展相聯系,也將會具有許多新的特征。生態環保的理念在現代社會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并且被應用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設計師們更應該將這一理念融入設計作品當中,使設計藝術具有生態性特征,而且隨著設計藝術的規模不斷擴大,今后還會具有數字化和產業化的特征。
四 結束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社會環境得到了良好的發展,設計藝術在中國也不斷發展和繁榮,并且具有自己的藝術特征。通過對中國設計藝術在改革開放后的新發展的回顧,我們可以掌握設計藝術具有階段性、宜人性、法規性、增益性、雙重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并且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中國的設計藝術還會具有新的發展特征,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將中國獨特的藝術魅力展現在世人面前。
參考文獻
[1]關紅.基于新經濟時代背景下的藝術設計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
[2]匡雙艷.論我國藝術設計教育體系的多元化發展趨勢[D].廣西師范大學,2007
[3]紀春.藝術設計教育探索[D].南京林業大學,2007
[4]梁偉、沈雷鳴.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標志設計的發展[J].大眾文藝,2013(18):83~84
[5]劉永濤.中國當代設計批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