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沒有拯救全人類,你怎么稱得上是英雄?”同樣是一部表達個人英雄主義的美國電影,主人公托尼沒有穿越時空、沒有天生的超能力,也沒有當今生產力所無法企及的高科技、更沒有從小胸懷大志成為影響人類歷史的人物,但他一樣是英雄,一樣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不顧個人安危的英雄。本文全方面地探究了影片《逃離德黑蘭》中另類個人英雄主義的體現。
【關鍵詞】《逃離德黑蘭》 另類 美式個人英雄主義 自導自演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1-0088-01
由本·阿弗萊克自導自演并榮獲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的影片《逃離德黑蘭》講述的是20世紀70年代末,伊朗發生政治危機,托尼受美國政府委托,在加拿大等國的支持下,幫助六名美國外交情報人員成功逃離伊朗的故事。在影片《逃離德黑蘭》中,對于片中主人公托尼,營救只是個任務,他可以選擇放棄,但考慮到當時國際形勢以及自己對國家的忠誠和熱愛,明知一旦任務失敗,自己和“人質”一樣不能免于被處死,也義無反顧地選擇接受任務,抱著視死如歸的心態前往伊朗去拯救六名受困美國“人質”,彰顯另類的美式個人英雄主義。
一 導演另類自導自演的表現
本片第一個另類在于本·阿弗萊克不僅作為本片的導演,而且也是本片的主演。其實自導自演的電影有很多,但很明顯,本片是一部成功的自導自演作品。自導自演的優勢在于不像一般類影片,導演和演員之間總或多或少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演員有時不能理解導演和編劇在某個情節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效果,總會對電影整體表達產生影響。而阿弗萊克作為本片的導演和主要演員,可以使達到思想和行動的高度契合。此外,阿弗萊克雖然在大學期間只讀了一個學期就輟學了,可他主攻的是中東研究專業,這也為他在多年以后拍攝這部作品奠定了不少的基礎。從這兩個角度出發,一是阿弗萊克自己對中東曾經的研究經歷,對劇本的改編更能符合電影藝術性的需要;二是自導自演的優勢在于對人物的細節刻畫更為生動、準確,將人物形象表達地更加淋漓盡致。身為導演和主演,阿弗萊克自己對影片有著準確的理解,結合個人演繹,讓托尼的言行推動著劇情一步步的進展,尤其是在鏡頭下托尼孤身一人的時候,他的每一個神情總是與影片的劇情契合得恰到好處,讓觀眾仿若身臨其境,心情隨著托尼的情緒變化。
二 從細節打造“另類”的個人英雄主義
在本片中,大量的細節描寫從多方面完整地闡述了托尼的個人英雄主義形象,如托尼的兒子總共只有幾次出演,第一次是在托尼對營救一籌莫展的時候給兒子一個電話,而兒子卻給了托尼的營救方案帶來了靈感,這是影片在前期的一個重要劇情;第二次是托尼在營救行動出發前,他在機場給兒子寫了一封生日祝賀信,那時托尼深知營救行動的嚴肅性,因為一旦行動失敗,自己的性命也將不保,隨時準備自我犧牲的托尼通過信件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兒子深深的父愛,展現自己作為父親溫情的一面;在影片的最后,托尼得到了美國秘密情報人員的最高榮譽,回到了家里,他深情地擁抱了自己的妻子,向她表達自己因為工作疏忽家人而深表歉意,晚上緊緊摟著自己的兒子哄他入睡。其中,關于兒子的情節雖然在本片占據了較少的篇幅,但對本片人物形象的豐滿至關重要。在家庭與國家之間,托尼無法做到平衡只能二選一,最終托尼選擇將父愛深藏于心,踏上飛機,去完成自己的使命。糾結、煎熬,這些不可抗拒之現實因素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拯救國家利益的英雄背后承擔的辛酸與痛苦。
三 另類美式個人英雄主義的表達
提到美國電影,第一反應是個人英雄主義,電影《美國隊長2》生動體現了一個“超人”拯救了美國(此類電影總是把美國看作是世界的核心,拯救了美國就等于拯救了全世界)。同樣是美式個人英雄主義,《逃離德黑蘭》卻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合作、信任、責任三點的相互融合是本片對托尼人物形象的支撐:加拿大領事館大使對被困人員的收留、加美政府間的合作、援救人員與被困人員之間的信任、托尼對身負責任的擔當,這些因素缺一不可。說它另類是因為一樣的美式個人英雄主義,卻不一樣的表現形式。本片的主人公托尼是一名美國的逃脫專家,在他了解此次行動任務之前,根本沒想到現實因素和客觀條件是如此棘手,因為一旦失敗,不僅人質會喪命,并且很可能引發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國家矛盾,所以此事也事關兩國今后一段時間的外交關系,在認識到任務的嚴肅性后,托尼在救援研討會上反駁了其他人的解決意見,但自己也拿不出穩妥的解決方案。最后,托尼在和兒子的一次通話中找到了“靈感”,萌發了利用偽裝電影攝制組的方法。在行動中,肩負使命的托尼得到了除了政府以外的很多支持,大家齊心協力,最終成功脫險。
托尼這種懷揣自我犧牲的精神不外乎亦是美國電影個人英雄主義的展現,但不同于一般大眾認知的故事劇情和人物形象。本片由真實故事改編,細致入微地表達了托尼作為一名國家秘密情報人員另類個人英雄主義的情懷,竭盡全力維護國家利益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
[1]齊瑾.從好萊塢電影看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價值觀[J].安順學院學報,2009(1)
[2]史瑩娟.美國英雄電影的文化透析[J].電影文學,2010(21)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