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學習的動力來源于興趣,興趣的培養更有利于推進文化類拓展活動的有效開展。本文以小學階段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改變課內教學方式與課外活動模式的研究,分析在法國文化拓展活動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激發。
【關鍵詞】法國文化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1-0118-01
一 研究背景
我校坐落于曾經是法租界區域的武康路,無論是從建筑還是歷史文化都深受西方國家特別是法國文化的影響。學校創辦人之一的李石曾先生為中國留法第一人。當時學校開設了除漢語、英語外的第三門語言課程法語,也為培養留法預備生鋪墊了扎實的基礎。
為了繼承我校悠久的歷史,有效落實國際化的教育理念,學校自恢復校名后便開始試行歡樂法語課的推進,使學生能了解一些關于法語區域的文化,開闊眼界,培養學生一些基本的禮儀等。但在試行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對此類文化類的課程的授課內容、授課形式等并不十分感興趣,成為推進課程中一大瓶頸,因此本文決定開展對學生在法國文化拓展活動中興趣培養的研究。
二 研究實施
1.改變課內教學,有效激發學生興趣
第一,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法國文化課程推進初期,我們在沒有任何已有經驗和教學參考的情況下開始摸索這門課程授課內容的選定。可是在具體的實施中,發現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體驗無法接受這些較為枯燥的學習內容,因此我們成立了此項課程的研究組,以搜、論、改、教的模式找尋教學內容,設計了調查問卷,試圖去了解學生感興趣的內容。
通過不斷地教與學、研與改、反復研討與推進之后,我校按學生年級劃分為了低年級與高年級,分別選擇了不同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又將這些內容再劃分為兩個年級,兩個層次的螺旋式上升。學習內容由淺入深,將法國文化的特點融入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中,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第二,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誘導學生的拓展探究能力。在第一輪的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興趣淡薄,沒有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期望,因此針對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集思廣益,重新設計了新的教學方式模式。
通過大家的努力,教師想出了導航儀、千里眼等10個模塊,根據每一個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如法式早餐這一課,導航儀板塊中教師給學生出示了食物金字塔的圖片,在千里眼板塊中又給出了西方早餐的實物圖,在八音盒板塊中以問題為學習支架,通過觀察與比較讓學生發現西方早餐與我們平時早餐中的不同。比起之前直接告訴他們中西飲食文化的不同,這樣的教學設計更貼近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容易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改善課外活動模式,保持學生的興趣
每周一節課的學習拉長了學習的節奏,使一些學習內容變得零散,久而久之,學習和遺忘之間打起了持久戰,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學習的疲倦感。為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具持久性,教師從多方面、多角度對課外活動模式進行了改善。
第一,引進校外援助,掀起學習風暴。之前的法國文化的學習只停留在文化層面,而專業法語老師的引進使得高年級學生都有了學習法語的機會,外教老師與語言老師共同授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開闊眼界、鍛煉膽量的同時也對法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今年學校又引進了擊劍隊的訓練,使得法國傳統經典體育運動項目從遙遠的書本來到了學生的身邊,每一次孩子們看校隊展示比賽的熱情就毫不掩飾地展示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第二,走出學校區域,走近文化領域。為了讓學生們更走近法國文化,與其他學校的法語班和加拿大領事館取得了聯系,走出校園,體驗不同的西方文化。孩子們走進了法語班,與那里的孩子一同交流學習和生活。在參觀以法語為交流語言的加拿大領事館時,孩子們還準備了很多感興趣的小問題,希望通過與大使館工作人員的互動,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更產生了想去當地看一看、走一走的愿望。
第三,開設校文化節,增強文化體驗。學校連續4年開設了“法國文化節”作為文化教學的推進點。目前為止舉行的幾屆文化節都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響應,以音樂、時裝、美食為主題的活動開展,增強了文化的體驗性,再一次激發了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
三 實施成效
4年多的時間,在摸索、改進、探索再改進的過程中,我校對法國文化拓展活動中學生興趣的培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和模式,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學生問卷中“是否對法國文化感興趣”這一項調查,從初期15.2%的數據到現在的77.8%,有了明顯的增長,但也顯示了仍有22%的學生興趣有待激發,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做進一步的思考。
四 結束語
我們的研究從內容和方式上進行了較多的思考,但是對評價仍舊需要再多一點思考。根據學情的發展,及時更新評價方式和評價內容;以評價為手段,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生的進步,激勵學生的興趣與熱情,這也是激發學生興趣的一個重要途徑,值得我們在日后進一步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美〕莎莉·亞當森·泰勒.文化震撼之旅·法國(唐洪菊譯)[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2]徐玉珍.校本課程開發:概念解讀[J].課程·教材·教法,2001(4)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