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理念認為,數學教學不僅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且要關愛每個學生,更要啟發、誘導每一位學生去發現數學知識,去體驗解決數學問題思維過程的樂趣。因此,怎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過程,進行自主探索,培養學生有效思維呢?應根據學生認知潛能,在課堂上有效地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有效思維是一個重要舉措。
關鍵詞:數學教學;創設情境;有效思維
一、創設有效問題,拓寬學生思維
新課程教學理念提出:學生學習數學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利于學生去觀察、實驗交流、驗證等數學活動,也應當具有挑戰性,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猜測、推理等數學潛能或數學思想。根據這一理念,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并為學生創設有效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和欲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供充分的機會和空間。
由此可見,“創設有效問題”在數學教學中發揮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構造好有效問題情境,應滿足學生認知規律,從學生生活實際或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出較好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對學生來說,不是常規的,不能單靠模仿來解決,必須通過一定的努力才能解決,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有多種多樣,甚至可以沒有終極的答案,這樣就能拓寬學生的思維。當然設計問題的難度應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之內,凡是他們能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能解決的問題,就讓他們自主探索解決,訓練他們多動手、多實踐,進而使數學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
例如,在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解法”教學時,為了拓寬學生思維,創設下列有效問題,用多媒體展示:同學們,你能用所學過的數學知識解這兩個方程嗎?(1)x2-12=10x;(2)3x2+12x=-4。
學生在小組里經過不長時間就解完這兩個方程,臉上露出了成功的笑容。筆者在學生興奮之時隨即提出下列問題:“你們能用配方法來求關于x的方程ax2+bx+c=0(b2-4ac≥0)的解嗎?”此時,學生認為有配方法求解方程的基礎,積極性非常高,學生就在小組里進行仔細分析,上面出現的方程系數是數,而此題方程系數都是字母,那么,怎么辦?(教師深入學生中間去,了解學情,并對學困生小組進行適當的點撥或引導)這就需要我們將字母看成數,學生有了這樣的思路,解題就明朗化了,接下來,學生就按照配方法的步驟一一求解。學生在筆者不時的鼓勵和引導下,很快求出了這個方程的解,很自豪地得出了公式。在整個過程中,都是由學生自主去探索,步步為營,經歷一個相對完整的思考、探究過程,有效地把握了學習時機,在求解的關鍵處,他們能進行冷靜的分析,由此,在方程兩邊同時開方的注意點,最后能水到渠成,讓人恍然大悟,知識的來源就這么簡單,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自然記憶深刻,并取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學習快樂。
二、創設開放問題,提升學生思維
人類的最高層次的思維是創新思維,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最佳的方法是教師要多給學生創造一個好的氛圍、好的思考空間,多給他們展示自我平臺。筆者認為,創設開放問題是落實這種方法最有效途徑,也是最好的辦法。新課程教學理念就非常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要促進數學學習方式改變,引導學生仔細閱讀開放問題,強調以思考作為基礎,進行逐步探究,經過思考達到對開放問題精髓的掌握,進而實現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巧妙地設計開放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數形結合、變換角度、類比等)進行分析問題,誘導他們運用直覺和靈感,努力鼓勵他們別出心裁的想法、標新立異的構思,引導他們突破思維障礙,逐步深入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這樣既可以激活學生思維,又可拓寬他們的思路,也可發揮他們潛在的學習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各層次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突破了常規思考方法,進行大膽的想象,以自己的理解去解題,通過實驗、歸納、獨立思考、動手操作、相互交流、得出結果的一系列訓練,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想象、創造的空間,不僅有利于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而且使學生逐步產生了解決問題的欲望,有效地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并進一步訓練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了思維的全面性。
筆者采用這樣的手段,給各層次學生創設了更大的思維空間,符合學生的當前認知水平,既鞏固基礎,又促進他們多角度思考問題,有效地加深了對知識的深入理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使創新火花不斷迸發。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挖掘教學內容,創設有效問題情境,進行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鼓勵學生合作、交流、討論,從而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發展,達到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維榮.從初中數學中考談創新思維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2.
[2]曹紅軍.創設問題情境 培養數學創新思維[J].新課程:教師,2008(10).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