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境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針對語文教學,是將學生帶入語文課文的敘述環境中,讓學生去體會真情實感。根據相關教學經驗,講述幾點情境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
關鍵詞:感悟能力;多媒體;參與度
初中語文主要是給學生一個基本的文學素養,幫助學生認識和感悟文學。但是因為受到生活經驗的限制,學生對語文情感的感知并不是非常完整。因此采用情境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從多個角度有針對性地實施。
一、情境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感悟能力
創設情境并不是隨便設計一個環境,也不是將學生“生拉硬拽”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當中。而是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切實讓他們去感悟這些文字。比如在教學《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時,老師不能夠直接讓學生去“身臨”魯迅的生活環境,而是要從自身的生活情境出發,步步引導學生進入。例如讓他們去描述自己書屋的情況,或是自己花園的樣子。這樣能夠降低文章內容的感悟程度,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情境。
二、情境教學中要注意借助多媒體
語文是用文字傳遞精神,如果創設情境也只是單獨用文字表達,那么創設的情境并沒有太大的效果。而多媒體已經成為教學的一個重要工具,在創設語文情境方面更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語文中很多文章都是發生在之前,學生無法了解那個背景年代,在理解上自然會出現偏差,這樣的情境創設肯定會出現失誤。因此先用一些圖片,或是動畫,讓學生了解那個背景年代,或者是直觀地通過視頻去觀看影視資料。這些形象的東西都能夠觸動學生心底對這些文字的感知,能夠提升學生的情感,讓他們更加充分地認識這些語言。
三、情境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多參與
有的老師喜歡使用“閉目想象”的方法,即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老師通過文字讓學生自己去想象這個情境。這樣能夠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但是卻無法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活躍語文課堂。因此情境教學還可以直接讓學生上演一出話劇,通過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來變化表情,通過一些動作來表達情感。這樣無論是觀看的人,還是在臺上表演的人都會有不同的收獲。或者可以讓學生進行簡單的對話,通過語言語調的變化來表達情感,表達內心。情境教學不是使學生活躍的一種表現方式,而是面向普通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因此老師一定要擴大“波及”范圍,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
總之,語文情境教學的創設不是一日之功,更不是簡單的幾組對話就能夠完成的。需要老師針對文章內容合理選擇方式,在創設情境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韋志成.語文教學情境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