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的教學理念中,小班化的教學方式已經被廣泛使用,它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均等的機會。隨著小班化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怎樣充分利用時間來實現小班化教學,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討論話題。
關鍵詞:農村初中;教學模式;分組學習
小班化教學模式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來完成教學目標。雖然小班化的教學模式有了初步的劃分,但是,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也就隨之顯現出來。那么,如何在小班化的教育模式中讓全體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也就成了目前教育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相關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小班化數學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
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小班化教學應該具有更為新穎的教學理念,教學的方式方法應該適應學生的發展。因此,在實行小班化的教學模式時,由于學生的數量有所減少,教師的工作量也就相對減少,就會有更多的時間來了解學生。同時,還可以增加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老師會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靈活地掌握課程進度。雖然在小班化教學過程中會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個別化的教育。在了解學生性格的同時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來完成學習計劃。而分層的教學方法則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這種方法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分散知識的重點、難點,注重知識的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要重點關注,而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而言,可以適當地提高學習的目標,從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有所收獲,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二、實現小班化數學教學的主要措施
(一)通過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
在小班化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應該把每位學生當作課堂的主人。鼓勵每位學生在課堂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同時,教師也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用適當的方式與學生交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每位學生都可以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對待學生應該本著寬容的態度,學生在做錯事的情況下,要耐心引導,通過鼓勵的方式讓學生喜歡上學習。
(二)因材施教提高數學教學水平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之中的個別差異。不能把學生視為一個大的整體,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知識積累等情況因材施教。在數學課上,可以按照學生的特點進行分類教學,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也可以達到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可以優先關照,對于每一次進步都要及時鼓勵,充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三)通過特色化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開展有特色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自主學習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奠定基礎。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對不同的問題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小班化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實現教學的信息化、具體化。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還可以實現信息化的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可以增強圖文的形象化,從而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為主動。
(四)按照學生的性格進行分組學習
在農村初中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存在性格上的差異,在課堂上性格急躁的孩子很容易打斷老師的課程進度,導致教學進度緩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來進行分組,將性格不同的學生安排在一組,讓學生互相影響。性格比較溫和的學生不會打斷老師的課程進度,教師可以鼓勵這種學生勤于思考,這樣在無形之中會在學生之間形成一種感染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使學生不打斷教師的課程進度,保證教師可以及時地完成課程教學,從而提高農村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如果要實現農村初中小班化的數學教學模式,需要教師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因材施教。差異化的教學可以將學生的成績及性格很好地體現出來,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種差異教學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地融入學生的學習過程之中,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通過一些特色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提高興趣的同時快樂學習。所以,希望教師可以通過差異化的教學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從而為農村小班化教學模式的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文萍.創新型課堂教學設計[J].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
[2]阮賢明,江孝勇.農村初中小班化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 現代企業教育,2014(10).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