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教學中開展音樂欣賞這門課程,通過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可以吸引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不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通過學生對音樂的欣賞,可以滿足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渴望和需求,提高學生的審美觀點,培養學生通過音樂感受事物的能力,提高學生正確的想象力、理解能力。
關鍵詞:初中音樂欣賞;有效性;提高方法;合作法
初中的音樂欣賞教學中,通過教師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喚醒學生的音樂細胞,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操,豐富著學生的精神世界。通過對音樂欣賞這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音樂的基本知識,理解音樂語言的內部結構。在新課標的指導下,高中的音樂鑒賞教學中嘗試著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欣賞法、聯想法、體驗法、舉例法、演示法、合作法等,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對音樂的欣賞能力。
一、初中音樂欣賞課有效性提高的必要
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音樂欣賞課程,通過教師不斷地改善教學理念,學生不斷地適應新穎的教學方法,只有提高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背景,理解音樂語言的表達的情感,掌握音樂的基本旋律,提高學生利用音樂傳遞情感的能力,更好地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及情操。提高了學生的音樂欣賞課程的學習成績的同時,使學生學會如何用所學習的音樂知識去感染別人,將音樂成為一種最有效的交流工具。
二、初中音樂欣賞課有效性提高的方法
1.通過對比法感受音樂色彩
在初中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通過運用對比的手法,使學生欣賞不同的音樂帶給人們不同的情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例如,教師將所學教材中的《茶花女》與《神州大地》兩首完全不同色彩的音樂,先后播放給學生聽,使學生感受到《茶花女》這首歌劇展現了悲慘的愛情故事,體現主人公渴望愛情,渴望明亮的社會;而后,學生馬上又感受到《神州大地》的豪邁情懷以及幸福的感情色彩。通過將音樂進行對比的過程,使學生感受到歌曲的音調、節奏、旋律、速度、力度等不同,所表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使學生有效地掌握音樂的基本知識,在學生未來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利用音樂知識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2.通過聯想法活躍學生思維
在初中的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展開聯想的方法,活躍學生的思維,并使學生按照正確的方式欣賞音樂。例如,在學習鋼琴曲《天鵝湖》和古箏演奏的《黃河魂》的時候,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展開聯想,使學生感受到在《天鵝湖》中描述的浪漫色彩,抒發主人公優美純真的感情,《黃河魂》以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用筆墨揮灑出黃河氣勢磅礴的宏偉畫卷。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聯想,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欣賞音樂的美感,提高正確的審美觀點,用正確的思維方式來判斷事物。
3.通過演示法體現主人翁精神
在初中的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中,通過鍛煉學生一邊學習唱歌一邊用正確的姿勢和動作進行配合,使學生展現出主人翁的精神,有效地提高了音樂欣賞的能力。例如,在學習《當兵的人》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要求學生一邊歌唱一邊佩戴合適的動作及表情,學生一邊鏗鏘有力的唱著歌詞“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一邊用手拍著自己的胸前,一邊自豪地唱著:“只因為我們都穿著樸實的軍裝”,一邊輕輕地摸摸自己的衣服……通過讓學生一邊進行歌唱并一邊進行動作演示的環節,使每個學生都以主人翁的精神面貌學習音樂,將自己當做是歌曲中的主人公,深刻地理解所學習的課程內容中的音樂知識及音樂的內涵,感受到音樂的真諦,并且可以通過自己的歌唱和演奏,把自己的情感傳染給別人,使人們都能夠具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憧憬。
4.通過合作法加深學習印象
在初中的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中,使學生進行相互的配合來完成教學任務的方式,加深了學生學習的印象,有效地提高了音樂欣賞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一邊播放著小提琴演奏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樂曲,一邊要求學生相互合作進行學習,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找到自己對應的歌詞,再結合教師播放的凄涼的音樂,相互進行合作學習。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加深了學習音樂的印象,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很快地提高了音樂欣賞這門課程的學習成績。
初中的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中,通過教師采用對比的方法、聯想的方法、動作演示的方法、合作學習的方法有效地使學生懂得如何更好地欣賞音樂,感受到音樂帶給人們的真諦,學會如何運用音樂去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斷地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使學生在實際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用正確的審美觀點去理解事物,增強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分析能力及判斷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昕.試論如何提高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性[J].新余學院學報,2013(6).
[2]底英芹.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音樂欣賞的有效性教學[J].才智,2013(36).
[3]曾友平.試論初中音樂欣賞課有效性的提高方法.音樂時空,2014(9).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