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課上,我們常常會發現很多學生無話可說。在動筆時皺眉頭,打開本子咬筆頭,內容虛假空洞、千人一面,描寫敘述寥寥幾筆應付了事。究其原因,教師方面:對教材鉆研不足、教學的立足點不明確,對學生寫作的實際水平、心理特征缺乏了解和研究;學生方面:生活單調,對周圍的人和事觀察不細致,語言積累少,都是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要消除這種現象,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提高作文教學質量,不僅要在改進作文課堂教學上下工夫,課前的充分準備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文課堂教學前奏的探索主要包含兩個方面:教師的準備工作和指導學生進行寫作前的準備工作。“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我認為如果能通過多種形式在師生中進行作文教學前的宣傳和活動,打破作文課堂教學前老師的單獨備課,那么作文教學就能真正有的放矢,學生的寫作興趣得以培養,努力變“要我寫”為“我要寫”,學生才能真正做到成為寫作的主人,教師的作文教學理論也能得以加強。
一、教師的準備工作:統籌教材,立足生本
1.研究教材,統籌明確教材作文訓練點
初中階段可以按年級特點分成三個小組,確定作文系列訓練目標。第一小組:初一年級,寫人記敘文(寫單個人,寫兩個人,寫群體);第二小組:初二年級,游記;第三小組:初三年級,寫景抒情散文。按年級分組并制定相對應訓練目標后,教師則著手進行以下準備工作:
(1)準備恰當的作文題目。作文題目要能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有話說,能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這樣他才能寫得好、寫得深刻。如寫單個人:《這就是我》《我最尊敬的一個人》;寫兩個人:《我和你》《我和他》;寫群體:《真實的90后》。通過題目的選取與制定讓學生初步擁有寫作的興趣。
(2)準備作文素材。作文素材要能對學生在拿到題目之后可能思考的問題及可能寫到的材料進行預設,這樣方能為下一階段的寫作指導提供方向與范圍。
(3)確定訓練時間和學生準備的時間。根據訓練內容制定訓練內容的時間,有利于學生把握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應訓練,避免拖沓。同時提前安排好學生準備的時間,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收集相關寫作素材,養成積累的習慣。
(4)準備引導學生的策略。如情景引導法、綜合其他學科開展趣味活動、游園活動、春游或秋游活動等。
2.研究學生
根據不同年級學生不同的特點,明確學生寫作薄弱點,確定以生為本的“生本”訓練點。
3.綜合“生本”和教材訓練點
以初中三個年級為實踐單位,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案例材料,設立為校本課程。
二、指導學生準備:以生為本,立足文本
1.引導學生多角度體驗生活,鼓勵個性表達
葉圣陶曾經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作出什么樣的文字,否則就會陷入不切實際的唯技巧論。”“學生寫作的過程,是從客觀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經過在頭腦中加工制作,再運用文字符號表達出來的過程。”教師在以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為內容,根據系列訓練目標,采取形式多樣、切合學生實際的活動。如情景引導法、綜合其他學科開展趣味活動、游園活動、春游或秋游活動等。讓學生積極參與,真切體驗。
2.引導學生走進文學作品,積淀文學素養
依托學校“書香校園”課題,設立“讀書小博士”“寫作小學士”“寫作小博士”等活動,多方營造校園讀書寫作的氛圍。通過個人推介會,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課前三分鐘推薦喜歡閱讀的名著等等活動引領學生能閱讀文學作品,模仿名家語言筆力,積淀文學素養。
在明確教材訓練點和訓練的時間的基礎上,根據寫作預測,可以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閱讀文學作品。如《笑面人》中對關伯倫的描寫:“神學院里有一個可惡的神父盡找我麻煩。他有一頭平滑而油亮的黑發,面包顏色的面孔,水牛般的聲音,貓頭鷹似的眼睛,胡須好像野豬鬃,微笑中帶有惡意的諷刺,四肢一動好像木偶人。”引導學生閱讀后有意識地積累,為下文寫單個人物,從批判某個人的性格特征這一角度的積累會有明確的點撥。
3.引導學生在平時寫作準備的基礎上養成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首先,學生的生活相對比較單一,生活經歷也比較單薄,鼓勵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是為了更好地交流彼此的生活體驗,豐富學生的人生經歷,讓他們對生活有更加多樣的認識,從而在寫作上可以更上一層樓;其次,每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表達習慣是不一樣,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還可以交流彼此的寫作心得、寫作技巧,從而提高寫作能力;第三,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可以加強同齡人之間的交往,增強彼此的友誼,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寫作。
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他認識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視“知”學生,認真分析學生個性,甚至只用一個字即可準確地概括,足見其備學生之細致認真。這樣,充分了解學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而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讓他們保持原有的本色。作文教學就能真正有的放矢,學生的寫作興趣得以培養,努力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萬事開頭難,若是能在作文教學開展前做好教師與學生的準備工作,便能為接下來真正的作文訓練奠定扎實基礎,避免漫無目的、各自為政的局面,提升作文教學的效率,為教師與學生在今后的教與學中提供明確的目標,助推作文教學揚帆起航。
參考文獻:
[1]付要國.提前準備 群智自改:新課程下教材作文學習新探.新課程:上,2013(5).
[2]張雪冬.高中作文新課程教學準備過程分析及策略研究.東北師范大學,201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