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要全面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首先必須培養和提高初中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語文教師的素質是語文教學的關鍵,決定了語文課堂的質量。對21世紀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與素質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促進初中語文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學習能力;組織能力;文化素養
新課程改革提倡素質教育,對初中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決定了初中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本文對于初中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初中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必須具備的能力與素質。
一、當前我國初中語文教師的素質現狀
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師大部分都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職業技能和專業知識都比較扎實,能夠有意識地提高教學質量、探索教學方法,并對自己的知識體系和結構進行更新與調整。與此同時,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初中語文教師具有滯后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也比較陳舊。一些初中教師不能夠全面把握教材,對新教學手段的使用能力較差,口語表達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在課堂中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當前初中語文教師的素質要求
1.學習能力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社會,作為語文教師首先必須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初中語文教師要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新的知識,對自己的知識面進行拓展,對自己的知識結構進行不斷地調整。例如,人教版初中語文收錄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藤野先生》兩篇課文,語文教師就要系統學習和了解魯迅先生的生平事跡、作品和思想內涵,在課堂上深入淺出地對學生進行講解,從而使初中語文的課堂內容更豐富。教師的學習態度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
2.教學組織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要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社會實踐能力、課堂組織能力、心理咨詢能力,能夠了解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階段特征,對學生進行觀察和判斷,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來組織課堂,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性。初中語文教師要掌握良好的教學藝術,在課堂上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充分運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春》這篇課文的教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組織教學,豐富課堂的容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教師還可以靈活采用分層教學法、問題探究法、小組討論法等不同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在課堂中,教師要運用優美而準確的語言帶領學生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中。通過觀察學生的反應來調整課堂節奏,確保課堂質量。可以說,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是影響初中語文課堂質量的關鍵因素。
3.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創新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教學中要追求高效性、新穎性和求異性,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的思維能力。初中語文教師不僅要將現有的知識教給學生,更要將學生的創新熱情激發出來,引導學生對未知的知識領域進行探索。例如,人教版初中語文收錄的兩篇魯迅先生的文章,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魯迅先生的文風和思想內涵進行探討,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提出新穎的觀點和看法。初中學生的思維活潑跳躍,但也難免有不成熟之處,教師要對他們思維中的閃光點進行發現,再引導學生查閱資料、拓寬知識面來完善自己的觀點。這個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過程。
4.道德素養與文化素養
初中語文教師要以自己深厚的道德素養與廣博的文化素養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要想獲得初中學生的尊重與信賴,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質量,語文教師就必須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既要從嚴要求學生又要關心愛護學生,使學生感到親切溫暖。不僅如此,語文教師還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素養,以自己豐富的學識和良好的修養來影響學生,要做到彬彬有禮、風趣幽默,能夠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向往與熱愛,能夠回答學生提出的課內外問題,與學生進行深入的問題探討。學生只有先“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初中語文教師只有先從嚴要求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與文化素養,將自己良好的道德風范與文化氣質展現出來,才能得到學生的真心尊重與信賴,將初中語文課堂的質量與效率真正提升。
5.積極樂觀的個性特征
初中語文教師的個性特征和情緒也會對學生造成影響。作為新世紀的初中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個性,做到親善嫉惡、情緒穩定、興趣廣泛、落落大方,時刻將積極向上、樂觀堅強的一面展示給學生。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初中語文教師還必須具備強烈的競爭意識,不斷更新觀念、積極學習,向學生展現良好的個性特征和精神風貌。
初中語文教師的素質決定了語文課堂的質量,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培養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不僅要教給學生語文知識,更要提高語文課堂的人文性和創新性,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培養自己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楊芳.淺談小學語文教師的素質培養[J].瓊州學院學報,2011(S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