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環境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際關系。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對于教育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那么,教師和學生之間應建立一種什么樣的師生關系,才能對教育工作的開展起積極作用呢?筆者認為,理想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具體而言,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放下師道尊嚴,微笑面對學生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改變傳統觀念,放下所謂的“師道尊嚴”,改變“嚴肅”“不茍言笑”“高高在上”的狀態,在課堂教學和課余生活中,微笑面對學生,態度和藹,讓學生如沐春風,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師應堅持“賞識教育”,積極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給予適時的表揚和鼓勵,長此以往,學生一定能感受到教師的良苦用心,從內心真正地喜歡你、崇拜你。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會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課堂氣氛活躍。而課余時間學生也會愿意和教師打交道,并與教師成為朋友。基于這一點,我始終堅持面帶微笑地上好每一節課,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和表揚,針對一些上課違反紀律的學生,不是采取批評方式,而是耐心提醒、引導,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積極改正。在課余時間遇到學生,我也會熱情的和他們打招呼。通過以上一些做法,我和學生的師生關系大大融洽。學期末,班里很多學生都給了我這樣的評語:您總是面帶微笑,上您的課我們感覺沒有壓力,您的微笑讓我們想進一步與您接觸,想和您成為好朋友……在元旦來臨之前收到了許多學生的賀年片,這也許是我對學生實行微笑教育帶來的回報。
二、切實尊重每一位學生,愛護學生、幫助學生
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尊重、愛護和幫助。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始終對每一個學生都一視同仁,切實尊重、關愛學生,并給予其必要的幫助。有一天晨讀后,我正坐在辦公室休息,三年級(2)班的學生王x跑到辦公室,端著一杯熱茶,對我說:“老師,您的嗓子啞,給您一杯熱茶,您喝吧!”說完后就急匆匆跑出了辦公室。手里端著學生的熱茶,一瞬間眼睛有些發熱,仿佛我端的不是一杯熱茶,而是學生對老師真誠的關心??粗鮴跑遠的身影,我不禁想起前幾天發生的一件事:一天早晨,王x同學手里拿著好幾塊濕抹布走進教室,一雙小手凍得通紅,看到這里我想也沒想,走到他面前,握住他的小手,想要給他暖和一下。羞得王x一個勁地往回縮手,說:“老師,我的手很臟……”我笑著搖了搖頭,說:“沒關系”。沒想到我不經意的舉動,學生卻記在了心里!老師關愛學生,乃分內之事,我從不奢求得到回報,但看著手中熱騰騰的茶,我知道自己確確實實得到了回報!其實,教師尊重、愛護、幫助學生,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使學生變得越來越有愛心,懂得積極幫助他人。為人之師,又有什么能比培養出有愛心的一代更值得欣慰呢?
三、對學生耐心細致,善于換位思考
善于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耐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學生才能真心接納你。記得有一次小學三年級社會課開考前,我班一位學生匆匆跑來問我借課本,他忘記帶了。這位學生平時學習成績也很優異,與我的關系也很親密,可以說關系很“鐵”。當時我很生氣,因為我提醒了好幾次,讓學生千萬不要忘記帶課本,沒想到他還是忘了。于是我很生硬地對他說:“不幫!”經過這件事情后,我發現這個平時與我關系較“鐵”的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所下降,上課回答問題也不積極,課余時間也不會和以前一樣主動找我說話。我不得不反思之前的錯誤做法。于是我找他進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長談。我向他承認了自己簡單粗暴的態度是錯誤的,并真誠道歉。而他也向我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這次談話后,我們的關系又恢復了從前的狀態,而且更“鐵”了。由此可見,只有換位思考,多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學生才能向你敞開心扉,真正信任你,你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四、用多種方式與學生溝通交流,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
教師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必須具備淵博的知識,讓學生崇拜你。同時,應注意采取多種方法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為做到這一點,教師在課堂上可借助語言、眼神、手勢、表情等與學生進行交流,課余時間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或者與學生一起做游戲。另外,教師在批改作業和試卷時,也可以借這個機會,向學生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期望。作為教師,一定要保持樂觀開朗的性格,這樣學生才能敢于和樂于接近教師,才能和學生成為朋友。
雖然我們老師沒有扭轉乾坤之術,無法把每個學生都培養得那么優秀,但面對學生時要有一顆平常心,把期望深藏內心,化作真誠的愛心,去關愛、溫暖那一顆顆天真而稚嫩的童心。
參考文獻:
[1]李吉林.教師的愛是神奇的[J].新課程:綜合版,2011(2).
[2]柯雪婷.用師愛托起明天的太陽[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論壇論文集[C],2008.
[3]楊秀榮.談教師對學生的愛[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
[4]李建平.教師:面帶微笑的知識[N].中國教育報,200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