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在新課程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各種新的教學理念已深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改變以往低效、無效的教學模式,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直至高效率、高質量、高效益(即高效課堂)語文課堂的形成。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課堂導入;教學情境;實踐活動
如今,我們處于一個追求效益的時代,對小學語文教學模式進行改進、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既是新課改的需要,也是語文教育本身發展的需要。下面,在結合筆者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措施進行一番描述和探討。
一、精心設計課堂導入,引發學生強烈探索動機
導入環節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但是卻對一節課的成功與失敗起著直接的影響作用。如果這個環節我們設計得新穎巧妙,就能使學生興致勃勃,引發他們強烈的探索動機,課堂教學自然也會獲得良好效果。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爭取在上課的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吸引住,使學生摒棄所有私心雜念,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活動中。
比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中《變色龍》這篇課文時,上課開始后,我并沒有馬上要求學生去閱讀這篇文章,而是對學生說道:“同學們,大自然是綠色的課本,是五彩的百科全書,它里面有很多奧秘等著我們去揭開,比如,大自然中有很多動物有著特異功能,其中就有這樣一種動物,它身上的顏色不是固定的,而是能夠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那么,這到底是什么樣的一種動物?它有著怎樣的習性和特點?你們想不想知道啊?”“想!”學生都睜大了眼睛且異口同聲地回答道。這樣,我通過在課堂的一開始制造懸念,引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在這種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會丟棄一切雜念迅速投入到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中,有利于我們取得高效益的教學效果。
二、創設生動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去接觸和學習語文,親身感受和體驗語文的魅力。”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在講解某篇課文時,我們可以通過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滿腔熱情地投入到課文所描述的境界中。
比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中《黃果樹瀑布》這篇課文時,我就引進了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優勢,將雄偉壯觀黃果樹瀑布的圖片以及視頻資料呈現在學生面前,面對投影屏幕上氣勢非凡、直瀉而下的瀑布場景,學生發出了各種贊美和驚嘆聲……這樣,我通過引進多媒體技術手段,為學生創設了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感覺仿佛真的置身于黃果樹瀑布的美景中,并被那雄偉壯觀的美景所感染,激起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全身心地投入課文的閱讀和景色的欣賞中去,有助于我們獲得高效率的語文教學效果。
三、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受應試教育思想觀念的影響,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通過識字認詞、課文背誦以及布置大量作業的形式來進行的,學生早已對這種機械、死板的教學方式產生了厭倦心理,長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好奇、好動、好表現的特點,所以,針對學生這些特點,我們可以適當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如角色扮演,以此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動性,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認識,還能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我們獲得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果。
比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中《負荊請罪》這篇課文時,因為它本身就屬于一個劇本,所以,我就按照劇本中的人物在班里選了三名學生讓他們進行角色扮演,如廉頗、藺相如、韓勃,我作為課堂學習活動的指揮者和引導者,則對這三位學生所扮演角色的行動和表現進行了指導和點撥,讓他們準確把握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點,于是,在我的適當指導和學生自我發揮下,他們將本篇課文的故事情節和各個人物演繹得生動逼真、活靈活現,臺下觀看的學生也不時發出陣陣喝彩,為他們加油鼓掌……這樣,我通過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語文課堂變得精彩有趣,同時也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知,如體會到了藺相如為國家不計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頗知錯就改的可貴精神,如此,我們便達到了預期教學目標,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除了上述三點之外還有很多,廣大語文教師需要在日后教學道路上繼續探索和總結,并依據課文具體內容和學生學習實際進行合理、科學的選擇和運用,使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早日建成。
參考文獻:
[1]張霞.改變教學策略,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吉林教育,2012(19).
[2]趙志剛.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之淺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