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寫作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過分強調方法技巧而忽視對學生的心靈啟迪。所以,新課標倡導學生自主性寫作,教師不應該是簡單的講授方法、評改試卷甚至打個分數,而應該是學生閱讀和寫作興趣的激發者、技巧的點撥者、特長的發現者、思想的啟迪者和引領者。
一、率先垂范——點燃學生閱讀與寫作的激情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據相關機構調查顯示,中國人的月閱讀量和年閱讀量都居于世界末位。泱泱華夏,我們據以為傲的禮儀之邦、書香國度,在世界一體化的潮流中卻是如此不堪。這和我們現實的語文教學恐怕還是存在某些關聯吧!
我們的許多語文老師,甚至一些年輕的老師,都存在著少閱讀、少寫作,甚至不閱讀、不寫作的情況。試想一下你是學生,面對這樣的語文老師,口口聲聲要大家多讀書、多動筆,你會照著做嗎?不要總抱怨學生讀書的時間被壓縮了,或者現在的學生就是不喜歡讀書、寫作,你作為老師,又做了多少呢?
作為語文老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向學生不時推薦一些新的書目,即便是舊的讀物也是可以的。作為老師,應該常讀書,有自己的觀點和態度;也應該常寫作,與學生打成一片。交流不能僅僅限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也應該有。平時作文訓練,老師也要參與其中,真正“下水”寫作;考試時,老師也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寫好那些“考試作文”,然后與學生交流,看看老師是什么水平,看看老師是怎么具體操作的。我在教學中就是這樣操作的,也有一些老師如此操作,得到的反響自然不一般。其意義至少有以下兩點:(1)使師生關系更加親近,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夫復何求?(2)逼著老師自己“憤然”前行,不多讀、不多寫,不行啊!看著學生鮮活的文字,一個有職業操守的語文老師怎么坐得住呢?當然學生的作文水平超越了老師,老師也并沒有什么可恥的,這應該是值得慶幸的事情。
一個老師把自己一年所讀、所寫的列出明細表單,用博客、用QQ日志與學生交流,我想石頭般的人也會被點燃閱讀和寫作的激情,更何況我們的學生還不是石頭呢?
二、觀照現實——充實閱讀與寫作的內容
生活多姿多彩、千變萬化,一個用心體察生活的人,他筆下的世界必定也是儀態萬千的。作為高中語文老師,對作文教學這一塊,我始終認為寫作必定離不開現實生活,離不開對生活的觀照,否則,所寫的東西必定“假、大、空”,充滿了挖空心思的矯揉造作和乏善可陳的尋章摘句,從而注定是形式主義的泛濫。學生一提寫作就頭疼,因為毫無靈魂的文字難以構建美妙神奇的文學世界,反而培養了一大批沒有靈魂的書蟲。我所說的“現實生活”,不僅僅是指我們當下生存的現實世界以及每天所過著的現實生活,還包括昔日的歲月以及對未來暢想的時代所包含的一切可能的現實生活。
清代袁枚有詩云:“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所以,語文老師應該引領學生積極地關注現實、觀照現實,從而豐富自己的視野,真正把自己閱讀和寫作的內容充實起來,才能讓學生的閱讀充滿個性,寫出的東西也極具個性。
三、讀寫互補——記錄生活點滴、積累寫作經驗
現在中學語文教學的壓力還是那么大,但我們的靈魂可以飛躍。讀書可以怡情,寫作亦可消憂。我們何不帶領學生在現實中做一次甚至是無數次的穿越呢?當然這不是教會學生去逃避生活,恰恰相反,是讓學生直面“慘淡的人生”。人,生而不自由,于是要追求自由。哪一個人的現實生活又算完滿呢?成人有成人世界的煩惱,學生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何不用閱讀寬慰心靈,用寫作記錄生活的點滴呢?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學習的生命線,一個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學生,其寫作的功力定然不會太差,一個對生活充滿激情、以滿腔熱忱投入生活、觀察生活的學生,是不會對語文反感的。
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讓每個學生都作為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參與作文教學過程的始終,用筆頭記錄生活的點滴,積累寫作的經驗,以促進學生特長和個性的發展。在學生天賦所及的范圍內極大地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充滿寫作的激情和創作的欲望,使其個性在閱讀和寫作中得以凸顯。
四、心靈放歌——賞識每一朵小花的綻放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一棵小草都有生存的空間,每一朵小花都有綻放的理由。
在提倡個性化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們應該用開闊的胸襟去包容每一個學生的習慣和喜好。老師不應該強行規定只能讀什么、寫什么,如果是那樣,閱讀和寫作還有什么意義呢?我們的學生怎能不反感讀書和寫作文呢?
應該讓學生在自由的、輕松的氛圍中,使心靈放歌,讀出自己的好惡、寫出自己的態度。
我們不能用過高的標準去要求學生,即便是應試的那一套,也不應該只規定一個套路。教無定法,學生的“學”也應該是無定法的。所以,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抓住每一個細節和亮點,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和包容,努力培養他們在閱讀和寫作方面的興趣和能力。
記得身在成都的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加就說過,小時候他的語文并不怎么好,但自己喜歡閱讀,并且由于寂寞,就經常寫日記。他的語文老師也說他的作文當時并不怎么好,結果呢?現在他是暢銷書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住。我們不能抹殺任何一個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熱情,誰知道他們當中有沒有第二個麥加抑或莫言呢?
編輯 王夢玉